晒冬!小城的腊月忙起来
秋收冬藏是岁月更替的见证。进入腊月,镇海人都迫不及待地把一年的收成拿出来“晒一晒”。
2016年12月29日,腊月初一。一船一船的渔货送到了沿江路码头边,家庭主妇们拿出压箱底的好手艺赶着制作渔货。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老镇海人趁着晴日晒起农货。
有人说,咱镇海人是有福的,能吃到山又吃到水,指的就是农货+渔货。腊月里,记者追随着“年”的味道,欣然奔走在年货晒制现场,感受浓浓的劳作喜悦。
晒虾干
1月10日,居民在家门口晾晒虾干。挑来活虾洗净略煮,慢慢晒干。晒好的虾干可放置很长时间。剥壳吃肉,带壳细嚼,放汤、炒菜都可以。
晒萝卜干
找块空地,搬来凳子,支开竹匾,生切了白萝卜摊开来。在冬日阳光的沐浴下,萝卜片饱满的汁水一点一点收起来。等晒成干干瘪瘪的一条,咬起来依然有嚼劲。萝卜干烤肉、萝卜干炖汤、腊肉萝卜干……咋样?是不是想一想都口水流?
晒菜干
新鲜蔬菜加盐搅拌,压干出水。越干越好。找根杆子晾起来,一天两天,菜叶慢慢变干收拢,成为细细长长的一条。完全失去水分以后,就成了一撮一撮的。四明湖畔的菜干是有名的,用来烤五花肉,菜干的香、肉味的浓,两相得宜,就一个字,美!
1月15日,骆驼老街居民徐连云从屋顶收下已经晾晒完毕的龙头烤。
晒虾潺
1月10日,沿江路一户商铺居民在马路边摊开竹匾晒虾潺。腊月的天气半阴半晴,虾潺的晾晒时间相对较长。晒干后的虾潺别名龙头烤,清蒸摆盘,切点姜丝,非常下饭。
晒长面
1月8日,多云。骆驼街道朝阳村外新屋自然村的周信阳忙着晾晒长面,一排排木架上,挂着细而长的面条,随风拂动,是冬日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晒雪里蕻
三日勿吃咸齑汤,脚骨有眼酸汪汪。”咸齑(即雪菜)是宁波人心目中最亲切、最引以为豪的一道美食。在冬春两季,选用新鲜的雪里蕻菜,经过加工腌制而成的咸齑,是宁波的传统特产,也是不少老宁波人的最爱。
眼下正是腌制冬咸齑的时候。元旦期间,骆驼街道马家桥附近的居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乘着阳光好的时候晾晒新收割的雪里蕻菜。据当地91岁高龄的居民徐仁玉奶奶介绍,将雪里蕻晒瘪,然后剪掉烂叶和根,洗干净再放在缸里用盐腌制一个月就能吃了,味道顶鲜美。
晒腊味
1月10日,横溪自然村龙悦农家乐的秦志香老人正在晒酱鸭和香肠。
晒番薯干
翻开泥土,累累的番薯垂在藤蔓上。盛入箩筐洗净,农村亲友们围在一起,削皮、煮熟、切块、晾晒,一气呵成。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番薯味,调皮的孩子趁着放学掀开锅盖偷一块尝尝。一种叫做幸福的感觉弥漫开来。
晒南瓜干
九龙湖镇农户的南瓜收获了,选一个晴天生切,金黄色的切片放在阳光下非常有质感。一周左右晒成,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蒸着吃。
晒鱼鲞
1月15日、16日两天,难得天气放晴。骆驼老街上的居民纷纷晒起了鱼鲞:带鱼、鳗鱼、青鱼、黄鱼,比比皆是。鱼鲞制作是咱镇海人的传统手艺,大致步骤不外为洗净、剖开、抹盐,拿筷子或绳子串起来悬挂。“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元旦期间,天气晴好。骆驼街道西大河附近的居民将切好的带鱼段放在竹制的圆形筛盘上,挂在太阳不会直射到的树荫下晾晒,以备节日期间食用。
据我区文史老人沈志远介绍,带鱼干最好的制作时节是在初冬,此时天气较冷,北风呼啸,带鱼干起来比较快,也不容易臭。带鱼干有两种晒制方法:一种是淡的,直接风干(最好不要太阳直晒,否则易变红或者变质),吃的时候清蒸或者红烧,味道都很不错;还有一种是把带鱼剖开,用盐水腌制20分钟左右,再风干,之后可以炸着吃,很受小孩子喜爱。
此外,晒好的鱼干还可以放在酒糟里浸半天或者一晚,做成酒糟鱼吃,也是当地人喜爱的美食。
近日,招宝山街道南大街菜场的张阿姨趁着太阳正好忙着晒马鲛鱼、鳗鱼、鲳鱼等年味,打算过年吃。天气很好,鱼鲞沐浴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