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赛医院全市首试“云胶片”
走进大医院,人手一只装着医疗影像胶片的大塑料袋穿梭在不同的科室,几乎是最常见到的场景之一。一旦需要进行放射科检查,X光、CT、胸片、B超等影像检查报告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送到患者手中,而在多数患者看来,这些“黑白天书”一般的塑料胶片除了寻医问诊时交给医生读取外便没有其他价值,甚至有沦为“白色垃圾”的麻烦。
不过,随着近日龙赛医院成为全市首家试水“云胶片”技术的医疗单位,我区医疗放射也开始向“无胶片化时代”迈进。
图像便捷共享 优化就诊流程
“所谓‘云胶片’,通俗点说就是没有胶片也能看到拍片影像,并且能够通过电脑、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屏幕查看、诊断和分享病人的放射、超声以及病理等影像资料。患者拍完片后再不用再拎着一个大袋子奔来跑去了。”龙赛医院放射科主任卢伟贤说。
这项由宁波明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科技平台支持的技术,可助患者通过手机就直接查找到检查的影像图片,快捷方便的同时还可省去一笔胶片制作费。
在龙赛医院放射科,记者发现,患者在窗口登记挂号并完成手机信息核对后,电子系统将自动生成一个识别身份的二维码,检查完毕后,患者会收到来自医院信息科的短信,内有登录“云影像”系统的链接,患者只需点开链接或用手机扫一扫检查单上的二维码,就能在电脑、手机、ipad上看到自己的X光片、CT、磁共振或B超检查报告。
“传统的拍片就诊流程,患者往往要在医院等待半个小时以上才能拿到胶片资料。现在引入‘云胶片’后,患者就可以自助取报告,也能微信查阅,减少了排队次数,也提高了我们的就诊流程。”卢伟贤表示,今后不仅患者不必等待洗片,其影像资料能同步上传到网络,医生既可在诊室直接通过电脑调阅影像资料,也能通过患者发送的二维码名片查看病人过往影像记录,即时诊断。
精细化读片 环保低成本
目前,国内多数医院使用的医用胶片仍是传统的银盐胶片,做常规的MR、CT检查时,每张胶片需要患者承担20元左右的材料制作费,一般每项检查都要拍三四张片子。龙赛医院自施行“云胶片”后,患者只需承担8元的图文报告费,每次看诊可节省六七十元。
“对于百姓来说,‘无胶片化’最实际的好处就是看病省钱,对我们医务人员而言就是真正进入‘精细化读片’时代了!”卢伟贤说,传统胶片因数量级格式的限制,图像较小且固定,而电子胶片可通过高清传输图像,让医生直接在高倍数、大视野的电脑端读片,有效助推“精准化”诊疗。
据介绍,一般的医学影像胶片最佳保存期仅3年,而胶片的生产、使用、废弃环节均会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云胶片”由于脱离了胶片这一传统载体,从而减少了污染发生的可能。而对多数患者及家属而言,由于不具备相应的医学读片能力,胶片保存价值更是微乎其微。
不过,面对“云胶片”的普及,不少患者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心:万一以后需要用到胶片(例如胶片做鉴定、证据、转院等用途)怎么办?记者了解到,事实上现阶段的“无胶片化”只是医院将胶片制作选择权交给患者,由患者决定是否打印胶片。如果患者要求打印胶片,可事先与开申请单的医生说明,或事后到放射科登记窗口联系,另付胶片费即可打印。
“通过‘云胶片’技术在公共卫生平台上共享的,都是‘第一手’的无损高清CT、磁共振等影像资料及电子病史,比胶片的清晰度更高、显像更精准,而且符合统一标准,成本更低。”卢伟贤表示,随着“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推进,这种集绿色、节能等多项优势于一体的环保电子影像技术也将在“大数据”时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