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河三十六景规划初定 甬版“秦淮河”将重展风采
桨声灯影、碧水旖旎……南京秦淮河景观已成为现代都市人寻访江南临水风光的“圣地”。不过,曾经的宁波,同样是一座河网密布、独具特色的江南水城。“三江六塘河,二湖居其中”,在走向港口时代之前,这十个字,就可以概括宁波城的基本格局。
随着城市化推进,曾经的六塘河逐渐隐退到楼宇街巷之后,少有人注意。不过,随着宁波塘河综合整治品质提升工作的开展,这些塘河景观将有望重新回到宁波人的视野,成为三江夜景之外,又一张城市记忆名片。
可漫步可泛舟 六塘河将现“秦淮河”风光
六塘河与三江(奉化江、姚江、甬江)构成了宁波水系网络的骨架,造就了“三江成网、六塘织造”的甬城水系格局。
在宁波城中,西塘河、南塘河、后塘河、中塘河(东乡)、中塘河(西乡)、前塘河等六条塘河以及甬新河等河道分布于宁波城市中心区及近郊区域,沿岸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与人文资源,城市风貌各具特色。塘河不仅为宁波古城提供水源,也是历史上宁波人出行的交通要道,是宁波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塘河的整改工作,逐渐被提上政府工作日程。2015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美丽宁波”专项行动,塘河绿带贯通整治工程就是此次品质提升行动之一。
其后,宁波市住建委多次邀请了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并委托国内外的多个知名设计团队对六条塘河进行全方位的策划与方案设计,最终出台了《宁波市塘河综合整治实施导则(试行)》。
根据导则,各塘河具体范围分别为:西塘河(范围从姚江至护城河)、南塘河(范围从机场路至护城河)、后塘河(范围从大石碶至绕城高速)、中塘河东乡(范围从东钱湖至前塘河)、中塘河西乡(范围从绕城高速至西塘河)、前塘河(范围从道士碶至鄞州公园)。
为实现主干塘河、三江六岸与护城河慢行系统的联系,本次塘河综合整治还包括甬新河及南北河等河道。
此次塘河整治将以“水清、河畅、路通、景美、文盛”为总体目标,以水岸开路、造景融文、治水通河作为实施路线框架。
水岸开路就是依据临河现状用地情况和规划控制,逐步实现塘河沿线步道的贯通,无法贯通的,将采用下穿、架桥、外挑、绕行等方式实现沿河步道的断点与断线连接。整改后,步道既可满足居民出行,又可成为健身漫步、感受水城风光的好去处。
此外,塘河整治中,将预留通航和靠泊条件,打造塘河的水上游览系统,实现“船在城中走,人在景中游”的独特旅游体验。和南京的秦淮河一样,将成为重现历史场景与水上交通形态,展现宁波都市河埠城市风光的人文路线。
打造“塘河三十六景” 每条塘河都有自己的个性
综合整治后的各条塘河将有哪些看点?
据了解,塘河整治将遵循历史性原则,充分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保留乡土和地方特色,并将从城市功能、空间形态、特色营造等角度来提炼未来塘河的文化特色,形成各塘河的文化定位,每一条塘河都将有自己的个性。
如西塘河将定位为“古韵之河”,展现“千古运河、今韵西塘”之景,是中国大运河遗产的组成部分;
后塘河将定位“欢庆之河”,展现“人文新城、都市滨河”之景;
中塘河(西乡)将为“田乡之河”,展现“田乡故里、绿野郊河”之景。
具体来说,塘河沿线将包含三十六个主要景点,构成“塘河三十六景”。
如西塘河将设置西坝塔影、桃柳映岸、文星古渡、双桥印月等7各景点;
南塘河将设置长春寻门、老街情韵等6个景点。
塘河沿线的植被景观也各具特色,如西塘河城区段体现“古韵飘香”主题,将运用银杏、桂花、含笑等传统树种,植被气质与运河文化相适应;中塘河(东乡)城区段体现“杉林脉动”主题,种植和补植以杉科类树种为主,形成韵律感的林带天际线。
夜景无疑将是塘河景观的最佳看点,依据塘河定位及沿线风貌,靠近护城河的老城传统风貌区、南塘老街、高桥、大西坝,将以暖色系光源为主,在这里,市民可以感受到繁华的街区气氛;东部新城核心区、鄞州新城核心区,以冷白色系为主,市民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时尚浪漫夜景。
另据了解,塘河建设将坚持“循序渐进、试点先行”的原则,率先选取南塘河、西塘河以及后塘河这三条塘河部分区段作为塘河综合整治工程的示范段。目前,各区相关责任单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前期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