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与传承的节点上 ——当宁波帮遇上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5-05-18 15:36 来源:镇海新闻网
字号:
分享:

图为宁波帮博物馆外景。

图为青少年参加宁波帮博物馆的体验类活动。

图为陈逸飞特别展现场。

5月18日,这个曾被民间当成“我要发”的聚财吉日,其实是颇具文化含金量的国际博物馆日。

这一节日设立于1977年。近年来,在我国也日益受到重视。作为收集历史和人文记忆的场所,它的存续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研究课题。

宁波帮博物馆坐落于庄市街道,自2009年开馆以来,一直秉承建设全世界宁波帮“精神家园、情感地标”的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其社会职能,实现人文博物馆的追求与使命。

A  凝聚:剪不断的故乡情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指示宁波工作时说道:“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2007年6月8日,宁波帮博物馆在镇海奠基。早在开馆之前,宁波帮博物馆为丰富馆藏,借助海内外宁波帮人士的力量,开始大范围的征集工作。

通过征集,大批宁波帮人士的史料、实物陆续进入宁波帮博物馆,丰富了馆藏,也联络了乡情。

一份份游子心意,寄托在物件上,回到故乡。可以说,“乡情”二字,成为宁波帮博物馆与各界人士联络的纽带,也成为发动征集的关键点。

2014年,远离家乡宁波长达八十年的游子孙福源,将一批史料、实物,捐赠给宁波帮博物馆。这些物品承载了他数十年的思乡之情,背后故事感人至深。孙福源于1934年出生在宁波,未满月即随家人前往上海生活。少年时代进入上海宝大祥绸布商店。“宝大祥”是上海“三大祥”绸布行业老店之一。1980年,孙福源调上海协大祥商厦任办公室主管。退休后曾返聘黄浦协大祥公司任审计多年。

孙福源一直生活在上海。上海与宁波之间隔着一道杭州湾,孙福源对宁波心怀思念。获悉家乡建立宁波帮博物馆,他将多年保管下来的“三大祥”、协大祥等相关史料、实物,捐赠给博物馆。孙福源说,借助宁波帮博物馆平台,能最大程度地发掘历史物件的潜在价值,继而将宁波帮在上海的相关历史永久保存下来。

2011年,宁波帮博物馆举办小港李家特别展览,世界各地的小港李家后人响应号召,将各种与李家有关的史料、实物和寻访线索等源源不断地送过来。

临床化学权威组织——美国临床化学学院第一位华人院士乌蔚庭先生,在宁波大学设立“乌人孚清寒助学金”。他了解到宁波帮博物馆后,向博物馆捐赠了一批史料,后又将求学、工作期间的绝大部分资料、证书等悉数捐赠给宁波帮博物馆。“人的一生有限,物品由博物馆保存,实现了游子回家的心愿,永远留存了个人痕迹。”乌蔚庭说。

乌蔚庭弥留之际,叮嘱家乡亲友不需远赴台湾送行。他说,自己的人生已经完整地保留在宁波帮博物馆。如果想念他,可以到博物馆去看看自己留下的物品。

自近代以来,大量宁波帮人士外出谋生。其中,部分人已与如今的宁波无任何家庭关系往来。不过,“宁波”二字,是他们心中永远无法割舍的情结,也是他们对家乡的牵挂。“宁波帮博物馆希望通过汇聚更多的宁波帮相关史料、实物,进一步成为海内外宁波帮人士珍藏‘乡情’的精神家园。”该馆负责人如是说。

B  展览:以故事再现历史

宁波帮博物馆藏品始于大范围的征集工作,征集后,对入馆藏品进行科学入藏、建档,随后工作人员对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入解构。这样做,一方面用于完善或更新基本陈列,另一方面则是对特别展览初步构思、策划——考虑如何将其进行故事化,并最终构成一个或多个特别展。截至目前,宁波帮博物馆已经举办近30个特别展览。其中,半数以上为原创性展览。

特别展,是让博物馆藏品“活”起来的有效方式,也是博物馆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在几年的运营中,宁波帮博物馆所举办的特别展,使展览策划与藏品征集形成了良性的双向互动。

宁波帮博物馆的特别展一般以宁波帮人士(家族)的生辰、纪念日、特别活动等为契机。例如,博物馆所举办的纪念赵安中、卢绪章、董浩云、张敏钰、小港李家等宁波帮人士(家族)的特别展,均是以特定的纪念日为主题推出。“在展览策划中,博物馆与各宁波帮家族形成良好的互动,通过展览带动相关史料、实物的征集,推动展览的实施,进而丰富馆藏。每一个展览推出后,不仅在短期内实现了博物馆内涵的多方位传播,更推动了博物馆藏品征集的持久性和延续性。”宁波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

藏品,是一座博物馆的立馆之本。对藏品的解读,也成为博物馆人的职责与使命。有专家指出:“博物馆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精英式的、脆弱的‘象牙塔’,它正在逐步嬗变成社会公众的‘文化空间’。”因此,如何加强藏品或展品同现代观众之间的联系,是博物馆人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博物馆保存的不只是实体藏品,还承载着文化的非物质部分,这一描述对于宁波帮博物馆而言尤其恰当。通过对藏品背后的历史文脉的解读,结合其背后的故事,以展陈等形式体现出来,从藏品至故事再至人文精神,这一转换体系也使宁波帮博物馆实现了自身使命。

据宁波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所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缩影,还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博物馆通过对藏品的解读,不仅使陈列其中的藏品“活”起来,也让参观者进入特定空间并实现对话,继而感受到一场心灵的洗礼。

近日,宁波帮博物馆推出的《追梦——陈逸飞艺术人生》特别展。有别于以往陈逸飞的艺术作品展,这次展览通过人文性的描述,展现陈逸飞一生的艺术理想和他对美的追求。通过对艺术家的人生回顾,让更多的市民认识陈逸飞。例如,展览中对陈逸飞成长历程的描述,以及陈逸飞的眼镜、护照、学习笔记、手稿等展品,不仅让人更清晰地了解他的艺术成长过程,更让普通的参观者也能够走近这位杰出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C  定位:传承历史拓发展

“宁波帮博物馆是一座以宁波独特的地域人文为展陈对象的博物馆,可以称之为人文专题性质的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馆长王辉介绍说,馆方倡导两个特色:寻根谒祖、慎终追远。

慎终追远,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怀念追溯先人,可以培养淳厚的民风。人的生命是一部历史。众多宁波帮人士的生命经历与轨迹,构成一段独特的历史,凝聚在馆藏中。这不但需要纪念,更需要传承。

宁波帮人士泛指旧宁波府属的鄞县、镇海、慈溪、奉化、象山、定海六县在外地的商人、企业家及旅居外地的宁波人。宁波帮历经上百年的发展而繁荣至今,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对社会发展,文化昌盛贡献良多,尤以爱国爱乡情怀而闻名天下。“宁波帮”作为宁波帮博物馆的展示对象,不但包含过去的历史,更有至今仍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体。纵观宁波帮人士的历史,他们以一种进取、回馈的精神影响着社会发展变迁中的各个时代。

“以故事再现历史”,是宁波帮博物馆最常用的展陈描述办法。馆方运用藏品的解构、分析,构筑另一个“时空”,让参观者进入特定空间并实现对话,感受到心灵洗礼。在展陈描述上,宁波帮博物馆重拾散落的历史碎片,深入挖掘蕴含于其后的故事,将人物、故事穿插进宏大的历史事件和叙述中,以此对观众表现出更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例如,位于基本陈列宁波帮历史综合展区中“筚路蓝缕”的“驰骋十里洋场”,展出着“大中华出品的‘提倡国货’的瓷碟、瓷杯”。“充斥上海市场的洋货,对民族工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九·一八以后,形势愈发严峻。宁波帮先行者高扬“倡导国货”的大旗,积极寻找商机,联手发展实业,抵制外货倾销,捍卫中国的经济权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演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商战活剧”,其展陈描述呈现了宁波帮作为上海商场抵制日货的中坚力量。

这种布置加强了藏品或展品与参观者之间的联系。通过看藏品,解读文字,回顾历史等,让参观者更加了解过去的那一段历史。

宁波帮博物馆的传播对象包括社会公众、海内外的宁波帮人士、专家学者同行等。该馆经常举办一些学术活动,与相关界别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同时,基于区位优势,发挥周边高教园区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此外,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向公众传递文化符号与文化价值。

在承担社会职能的同时,宁波帮博物馆着力推进学术研究,开拓发展渠道。

目前,该馆建立了两种形式的出版平台:馆刊与专著。

《宁波帮博物馆馆刊》主要刊载有关宁波帮、宁波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资料,以及博物馆学(包括本馆藏品、陈列设计和讲解工作)的理论研究、经验介绍等。《馆刊》挖掘整理宁波帮史料、实物,全面、深入探索宁波帮历史。

博物馆还将学术发展的视角转向出版著作方面。通过深度挖掘馆藏资源和相关史料,与专家、学者合作,征稿、编辑、出版“宁波帮人文系列”丛书。目前已经出版《抗战大后方宁波帮资料——以陪都重庆为中心》《商道酬勤——泽厚儒商李达三》《泱泱踪迹——各地宁波经促会(宁波商会)资料辑录》《上海甬籍工商名人实录》。

D  期待:让孩子爱上这里

博物馆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其对研究、教育、社会凝聚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拥有无数经典艺术典藏,及其具有的实物性、经典性和现场感的特点,对孩子的历史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代表着未来,博物馆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为青少年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满足当前现实所需。

欣怡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除了课业学习,她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博物馆。“我去过宁波博物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以后我还要去更多的博物馆,看更多有趣的东西。”欣怡憧憬着。在宁波帮博物馆,欣怡了解了小港李家,认识了邵逸夫爷爷。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博物馆”。结合这一主题,17日,宁波帮博物馆特别推出公益亲子活动“变废为宝——旧物DIY”,倡导家庭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共同促进社会环境和谐发展。“这样的活动很不错哦,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有动手能力,我一看到消息就报名了,孩子肯定喜欢。”欣怡的妈妈乐女士说。

市民张先生是江西人,毕业于宁波大学,文学专业的他痴迷宁波帮的故事。宁波帮博物馆建成后,张先生先后参观了好几次。“我特意把房子买在宁波帮博物馆附近,这样以后就可以经常带孩子来了。博物馆是孩子成长的好地方,孩子可以在这里学习商帮文化,陶冶情操。”张先生说。

自宁波帮博物馆建成后,博物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学生参观。在解说员的引导下,青少年走过宁波帮博物馆“时光甬道”,参观序厅、筚路蓝缕、建功立业、赤子情怀、群星璀璨和薪火永传等展区,细细聆听宁波帮的发展历程和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了解宁波帮人士在世界各地打拼、成长、发展、成功后报效桑梓的历史。爱国爱乡的情怀在他们心中悄然发芽。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文化符号,是青少年接触城市文化,参与、感受博物馆文化魅力的良好场所。宁波帮博物馆更是宁波创业先锋外出拼搏图强的积淀与见证。其所涵盖的商帮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向社会推出具有鲜明人文特色,并能够寓教于乐,吸引青少年兴趣和求知欲的博物馆文化体验活动,是我们宣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宁波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给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接受博物馆文化熏陶,打造青少年文化服务品牌,宁波帮博物馆每周定期举办青少年探索体验活动,内容涵盖多方面素质培养,受到家长和学生踊跃欢迎。每次活动预告一出,不到半天名额就报满。“我们有节庆民俗活动,让孩子认识中国传统节日;还有手工类、艺术类、竞技类、传统文化类等活动,让孩子爱上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工作人员说。

通过几年的运营,博物馆综合运用周边资源,吸纳大学生和社会人员,建立了一支积极、专业、高效的志愿者队伍。同时结合基地建设,发挥博物馆的平台、联络、凝聚优势,开展各类社会活动,例如宁波帮知识竞赛、青少年探索体验、社会实践大课堂等。博物馆也因此获得了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称号、浙江省华文教育基地、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等多项荣誉称号。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