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为美景增色添彩

发布日期:2014-01-02 07:43 来源:镇海新闻网
字号:
分享:

  平直的调色板上,按照色阶排列的20多种颜料仿佛昨天还在使用。边上高约1.80米的画架静静伫立。

  对面的文字墙上,是一行简介:著名油画家,陈逸飞(1946.4—2005.4)。

  这位镇海籍艺术天才,当年怀揣38美元只身留洋深造,书写传奇人生。

  陈逸飞,宁波镇海人,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求学期间,陈逸飞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他提倡“大美术”理念,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取得创造性成就。

  宁波走出的美术大师

  1965年,19岁的陈逸飞从原上海美专(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毕业。他主攻油画,尤擅人物肖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陈逸飞作为中国首批自费留美学生,在纽约亨特学院攻读美术硕士。

  1984年,陈逸飞获艺术硕士学位,先后在华盛顿、纽约、东京举办个人画展。在他的画笔下,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西藏风情,都是主要创作题材。

  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其定位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并评价他的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

  同一时期,回国后的陈逸飞与朋友杨明义一起,来到周庄,迷醉在水乡美景中。两人爬上有现代气息的建筑———水泥材质的邮电局,收录着每一寸感动的画面。

  一圆一方的双桥入画,名为《家乡的回忆———双桥》。1985年,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博士访华时,将此画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陈逸飞名噪一时。周庄也得到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宣传,由此成为如今中国的著名水乡。

  要为家乡美景画画

  2004年清明节,陈逸飞在阔别多年后首次回到家乡,和几个堂兄弟一起商量修家谱。此前,陈逸飞住在镇海的兄长陈亮老先生和堂兄弟们,曾去宁海前童看望正在拍摄《理发师》的他。当时他说:“拍电影太忙,此事拜托你们了。”没想到,此去竟成永别。

  陈逸飞回乡后,面对同乡的殷切目光,恳切地说:“为家乡做一点什么?我已经迟了这么多年。”他参观了北仑港和规划进行旅游开发的北仑春晓镇,积极出谋划策:“北仑应定位为江南海港城市,将海滨内容做全做精,以此带动文化、旅游等发展。”随后,陈逸飞去了当地的明港学校,拟日后在此开办视觉艺术学院。

  之后20天内,陈逸飞三次从上海来甬。第三次,他带来了上海世博会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的首席建筑师———西班牙的马西亚·柯迪纳克斯,带来了在美国、加拿大从事建筑设计的专家,带来了上海的发展商。可以想见,一幅高规格的规划美景,在大师的指挥下缓缓铺开。

  他思考为北仑构思作画,“用怎样的主题表现,如何使更多的人喜欢它。”这是他常思考的问题。可惜,他没有挽留住时间的脚步,一场突发的疾病夺走了他的生命。匆匆,一切都太匆匆。

  >>记者手记

  感受陈逸飞,触摸到这位画家的艺术与爱乡心脉。他的天地不仅是中国,更是世界。陈逸飞是美术界、文化界一抹鲜亮的油彩,他为世界文化宝库作出贡献。

  他致力向世界推介中国元素,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陈”。他也是宁波帮人士中唯一的纯艺术、纯文化成员。他的影响力与辐射度有着金钱不能比拟的价值。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