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腐局“网调”值得肯定

来源:技术支持 发布日期:2010-07-08浏览次数:

  6月22日,国家级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在其官方网站推出了《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调查问卷》,向全体网友调查我国因公出国(境)旅游的现状,征求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建议。(见2010年6月23日新华网)国家防腐局这一做法尚属首次,尽管引来不少质疑,但此举还应予以肯定。


  近年来,"三公消费"已成为新形势下的一种腐败现象,广为公众诟病。其中,国家公职人员以出国考察为名公款出国(境)旅游,每年就消耗财政收入几千亿。对此,中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遏制,并收到了一定成效,一批干部因此受到了处理,但远远没有得到根治。因此,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就成为一种必然。国家防腐局向网友发出问卷调查,出发点大概就在于此。


  国家防腐局"网调"公款出国(境)旅游所以应当予以肯定,关键在于体现了对网络民意的重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已成为拥有超过4亿网民的全球第一互联网大国,网友们在揭露腐败现象、监督政府暨官员是否依法行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圳李嘉祥、南京周久耕、广西"香艳日记"作者韩峰等一批劣迹和腐败官员,就是因网友的穷追猛打被拉下马的,而一些司法机关执法违法、官员滥用权力等行为,也是在广大网友监督下得以纠正的。以至如今一些地方出了问题或偏差,一旦网上出现了质疑,立即连夜开会研究、很快作出回应。可见,网民监督的力量是强大的。国家防腐局对网络民意的重视,就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倾听网民意见,显然是一种进步,其值得肯定之处就在于此。


  当然,由国家防腐局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制作的7道问卷题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不仅因为由于各地公职人员出国"考察"不透明,绝大多数网友对公款出国(境)旅游的现状知之甚少,难以回答有关问题,而且问卷中有给出的问题也欠科学。例如,"你认为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是否会影响对外开放"就让人不知所云。谁都知道,公款出国(境)旅游,就是用纳税人的钱出国游山玩水,同那些真正的出国考察是两码事,前者属于新形势下的一种腐败现象,与改革开放毫无关系,怎么能谈到影响不影响对外开放呢?当然,对此也不必苛责。正如清华大学廉政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所说的,就反腐问题调查网友意见这还是首次,首次具有开创意义,同时也意味着摸着石头过河,既然在尝试阶段,就存在着许多不成熟、需要完善的地方。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重视民意至关重要,其中也包括网络民意。从这一点上讲,国家预防腐败局就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组织的网上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值得各级政府暨有关部门在科学设置问卷的前提下加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