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故居

发布日期:2007-10-13 19:53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一)邵逸夫(1907——)

庄市街道朱家桥老邵村人。早年求读于庄市叶氏中兴学校。1923年中学毕业后,即协助其兄长邵醉翁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1926年8月赴新加坡与其兄邵仁枚共创电影事业,1928年在新加坡成立“邵氏机构”。1931年,邵氏兄弟将上海天一公司迁往香港。1936年改称南洋影片公司,除拍电影外,还购地建造戏院,在东南亚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电影发行网。1949年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影业公司,任总裁,从事电影拍摄与发行业务,期间该公司拍制的影片轰动一时。60年代,在香港九龙建成邵氏影城;1967年任无线电视董事局成员。80年代起,致力发展电视传播业务。1980年后,任无线电视董事局主席、邵氏影业公司董事长,香港电视有限公司总裁、香港红十字会会长、香港中文大字终身校董、苏浙旅港同乡会、宁波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1974年获英国CBE勋章。1977年又获爵士勋衔,同年被香港学校界选为香港最成功的十大企业家之一。

1996年,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自1973年建立邵氏基金会,并捐巨资支持国内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自1987年起,先后在内地80多所大学及160多所中小学捐款建造图书馆、教学楼、科学馆等,至2000年,捐款总额已超过20亿港币,项目达2000余个。1993年被宁波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1994年被浙江省授予爱乡楷模荣誉称号。

1990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逸夫星”。

(二)邵逸夫故居:

位于庄市街道朱家桥老邵村。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余平

方米。有坐西朝东楼房三间,砖木结构,建于民国初年,故整体构筑和内部装饰较为新颖。三间楼房面净宽9·6米,深4檩进、深7·5米,桁梁、立柱均为福建杉木,串枓形式,柱柱落地,硬山顶屋面。四面砖砌斗围墙,朝东启开大门、后有边门。大门内小明堂一方,石板铺砌。山墙两侧正中开启窗门,后围墙每间亦开窗一只。正屋三间式,中间为厅堂陈设,作会客或用膳之用。

逸夫故居,在1986年落实政策时,将旧居归还邵逸夫,并由庄市镇政府对该屋进行修缮,添置家具,接受各界人士赠送的画轴多幅。现今各室分别陈列着邵逸夫先生返乡活动照片和他捐资兴学的事迹。现故居委托亲属管理,并供人参观。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