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大宗祠将僻为民俗文化陈列室

发布日期:2007-10-13 20:21 来源:本站
字号:
分享:

十七房 占地面积达2000余平方面的郑氏十七房“郑氏大宗祠”经4个多月的修复,于7月底竣工。该祠由镇海区人民政府出资,宁波市园林建筑公司设计施工,十七房村负责建造。此次修建,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基本恢复了原貌,得到行家一致好评。在修建中,拆除了数间现代建筑,使全祠数十间古建筑融为一体,同时扩大了绿化园地,有了广阔的空间,并且对四周环境作了全面整修,增加绿化面积,和石板小道,达到古朴雅致。整修后的“大宗祠”修补了部分画梁雕栋,恢复了正厅“道德堂”及左右厢房、“后寝女祠”。

“大宗祠”创建于乾隆辛巳(1761年),名曰“通德堂”内悬“登科”、“父子及第”等10余块匾额。光绪辛巳(1881年)十五世祖传澜公增建后宇“洽礼堂”。特设“后寝女祠”开创古祠男女平等的先例。并筹立敦族嗣后会,订立“尊祖之教”、“男女平等”的益众仪规。二十世纪初期,科举己废,用祠兴办“通德小学”,造福乡梓。1942年遭受特大台风,将前厅及数间厢房刮倒。为学子免于失学,十七世葆懿公募资修复后厢房五间。镇海区人民政府为开发十七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出资80万余元,修缮了该祠宇。

从十七房村副书记郑建祥中了解到,修复后的“宗祠”准备陈列“民俗文化陈列室”目前已在大力搜集各类民俗文化实物,到时将成为郑氏十七房一个旅游亮点。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