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举行宁波商帮文化建设座谈会

发布日期:2007-10-13 20:20 来源:本站
字号:
分享:

2003年11月21日,宁波商帮文化(镇海)建设工程座谈会在上海举行,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如何打造宁波商帮文化精品进行座谈研讨。

出席座谈的区领导有:张才国、江鲁、郑世海、翁雪莲;被邀专家有上海宁波经济促进会的陆志濂、陆一平,华东师大的楼嘉军、郑土友,上海大学的李瑊,上海美术学院的杨建平,宁波大学的戴光中,上海历史博物馆的汤伟康,上海旅游景区策划人刘云平等。出席会议的还有区规划局、旅游局、庄市街道、高教园区(北区)等有关部门负责人。

座谈会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江鲁主持,他首先向各位专家介绍宁波商帮文化建设工程的总体背景情况。区规划局陈洪和区文化办严宏良分别介绍了镇海区规划概况和商帮文化建设工程8个项目的具体情况。接着,华东师大副教授楼嘉军和上海旅游景点策划人刘云平,分别就宁波商帮文化工程建设的策划建设、宁波商帮文化和高教园区建设的良性嫁接作了专题发言。与会的其他8位专家学者也纷纷各抒己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听取了与会专家的踊跃发言后,区委副书记张才国作了总结发言,他首先代表镇海区委政府感谢到会专家、学者对镇海商帮文化建设的关心和指导。他说,座谈会开得很成功,立意高,内容丰富,为镇海打造商帮文化精品工程提供了很强的指导。会后,我们要做好归纳整理,把好定位,博采众长,狠抓落实,确保商帮文化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北宋神舟工程综合评审会在镇海召开

2003年12月12日,宁波镇海北宋神舟工程评审会在镇海招宝山饭店召开。参加评审会的专家组成员有: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顾问、北京大学东方学系陈炎教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会长陈高华教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船史研究会顾问郑明教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席龙飞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理事、海军工程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唐志拔教授,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林士民教授。

参加评审会的有关市领导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卓祥騋、市文化局副局长孟建耀、市旅游局副局长王民建、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明祥等。区领导闻建耀、张才国、江鲁、潘俊国、周晓芳及区有关单位领导参加评审会。

评审会由区委副书记张才国主持,区委书记闻建耀致欢迎词。

闻建耀首先代表区委、区政府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向专家们介绍了我区的基本概况,希望他们在镇海多走走,多看看,为我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卓祥騋讲话中在介绍了发展中的宁波后说,镇海举办这次北宋神舟工程评审会,是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海仿宋神舟工程也是宁波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这对宁波历史文化底蕴的进一步挖掘和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具有积极意义。

评审会上,专家们对区文化办提交的《仿造北宋神舟历史相仿性考证及其根据报告》和《仿造北宋神舟为主体的海上丝绸之路景观工程总策划书》的两份文本,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并形成了一致性意见。

专家指出,神舟在历史上确有记载,并与宁波镇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宁波镇海仿建北宋神舟是一个有远见的策划和创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北宋神舟工程既是镇海对“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开发;也是宁波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还是中国与朝鲜、韩国海上友好交往的重大历史见证。它对弘扬中华海洋文化,促进海洋科技,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预见,宁波镇海仿建的北宋神舟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必将在全国甚至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会议原则同意镇海区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的《考证报考》和《工程策划书》,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北宋神舟将按照“仿宋如宋、古中寓今”的原则建造,初步规划总长52米,水线长45米,水线宽12米,满载排水量810顿左右。会议文本历史考证认真,材料比较丰富,论证比较充分,为下一步仿建北宋神舟工程的设计、建造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同时又提出了一些补充意见,并继续吸收各方专家的意见,对《考证报告》和《工程策划》作了进一步修改、充实,并予以统筹协调,使仿建北宋神舟工程具有历史文化真实性和科学技术严谨性。

专家一致建议,仿造神舟能出海航行,并出访韩国、朝鲜、日本,以复航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显示中华民族和平友好交往的历史传统,更好地为贯彻中央与邻为友、以邻为伴、和平交往、共同繁荣的方针。希望镇海要在省、市的领导下,加强对神舟工程的组织领导管理,要加强对神舟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方面的历史研究,处理好海路、港口、舟船、人物的关系,充分保证神舟工程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效益。要加强对神舟工程的策划和宣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