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8号建议的答复

2025-05-29 10:19 来源: 办公室
字号:
分享:
建议内容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作为我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其开发建设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目前推进过程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政策和发展要素保障等“三难”问题亟待解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能级农业平台的建设打造。

一、“三难”问题

(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速发力。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存在较大缺口、涉及公共管线较多等情况制约,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详细规划建设推进受到影响,路网、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亟需建设完善,亟待全区层面的统筹规划布局。当前有两大基础设施建设亟待解决:一是最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和永久基本农田调整中未对南岚湾园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作统筹考虑,使园区交通主干道炼蟹线和部分内部道路拓宽受100余亩永久基本农田限制;二是水、电、气、热等管网与园区建设要求不适配。湾塘岚山搬迁后,原水电气管网无法满足园区建设需求,且没有铺设热管网。随着园区未来各类现代农业项目落地,目前已有的各类管网都可能因为不同的项目需求,需要进行迁改、扩增,造成重复开挖增加建设成本。

(二)精准招商引资政策需要加速发力。招商引资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园区正全力推进招商引资进程。然而,目前区级层面没有针对南岚湾的具体招商引资政策,仅有一个农业面上招商引资的普惠政策文件,即2023年12月15日实施的《关于促进镇海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镇农发〔2023〕230号),以补贴、补助、奖励的形式为主,对高端农业、农旅等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对优质现代农业项目的吸引力不足。此外,实施细则明确“加大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等重大产业平台建设支持,实行一事一议补助政策”,但现实中补助政策还没有具体落地。

(三)项目发展要素保障需要加速发力。产业要发展,项目要提速,要素保障是前提。然而,精准指导机制未完全建立。实际操作中,存在项目补贴、补助、奖励申请过程需要多部门审批,审核认定过程周期长等情况。再加上缺少专门的申报流程指导手册和辅助申报服务,不利于企业申请专项资金、补贴、补助等,是对提升服务能力的现实考验。投融资机制未完全建立。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园区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渠道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如何获取更多的金融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缓解资金压力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下步建议

(一)做实一个基础,加强实操力量。建议建立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实际领导和操作机构,由相关区领导牵头,具体负责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推进协调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区级部门协同工作机制,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区农业农村局要做好园区建设统筹协调工作,区自规局要落实建设用地指标等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区财政局要指导做好园区建设资金保障工作。具体建议由区住建局牵头配套电气热网基础设施建设,沿现状炼蟹路(可结合万弓塘河重点项目建设)或规划园区主干道布置大容量的干管,并预留接入点;根据园区不同功能分区,预留合理配电与规划用电负荷,必要时可考虑综合管廊。

(二)建立两个机制,提升招引质量。一方面,建立精准招商选资机制。区农业农村局要深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商政策,区招商中心要指导园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明确优惠政策内容、适用范围和实施细则,提高政策吸引力和产业适配度,以精准政策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好项目落户,加快形成产业联动声势,推动园区提能发展。另一方面,建立科研机构合作机制。通过搭建多层次招商合作渠道网络,加强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院所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积极引进优质农科项目和合作伙伴,推动园区向“资金多元化,资产轻量化”发展。

(三)争取金融支持,深化服务保障。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与沟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倾斜。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融资工具和产品,如发行农业债券、设立农业投资基金等,为园区发展提供更多元化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提前谋划、靠前服务、优化流程,全力做好保障工作,为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提供内生动力。


主办单位 镇海区农业农村局
答复意见

秦晓雷、宋静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发建设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区重点打造万亩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高能级产业平台,推动农业产业科技化、集聚化、融合化发展,水果番茄精品园一期、二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千亩蔬菜保供基地一期正在洽谈,今年上半年争取完成招投标工作;二期也已完成立项,正在施工建设,预计明年年初建成投产。园区产业效益提升初见成效。未来,都市“芯”田园、和美南岚湾将成为镇海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张“金名片”。为高质量推进园区建设,促进示范园高效化、长期化发展,我们将着重从以下五方面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系统化工作体系。2023年6月,成立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协调小组,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钱荣,区政府党组成员、石化区副主任戴涛(因分工调整,现为区政府常委副区长林辉宇)为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区城市更新公司、雄镇集团(现镇兴集团)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其他各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协调小组统筹宏观决策,建立园区建设体制机制,制定配套政策,协调各种关系,听取工作汇报,督查指导相关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由局长陈松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实行专班工作制。区农业农村局、雄镇集团(现镇兴集团)派员常驻,其他成员单位派联络员,做到有专人办事、有专项资金办事、有规章制度管事。在区协调小组统筹指导下,宁波市南岚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园区招商、建设、运营和管理,我局作为行业主管单位高度重视、全程指导,将南岚湾列为局“一号工程”,成立工作专班、配备业务骨干,全面推进园区建设。

二、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园区要素保障。《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方案》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目标,建设一个科技先行、种业引领、装备支撑、农文旅融合的具有镇海辨识度的现代化农业园,规划内容涵盖产业布局、配套设施、市政规划、道路规划、河道提升等多方面。2025年,我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已安排乡村重点产业及配套设施、农民建房等乡村振兴用地计划需求,共计6个项目,约占2025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20%左右。具体情况为科研用地1个(南岚湾智慧冷链研发转化中心),配套设施(河道、城镇村道路用地)5个(S202镇海庄俞公路至望海北路公路工程(镇浦路一期工程)、万弓塘河综合整治工程(澥浦大河至明海路)、万弓塘河排涝通道整治工程(明海路至镇海炼化1号门岗),329国道镇海望海北路至九龙大道公路工程、炼蟹线(汇源路-望海北路)拓宽改造工程)。下步我局将联合区资规分局等单位,实时跟踪、动态反馈,全力保障园区土地用地指标落地。

三、加强招商引资,完善精准招商机制。一是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完善招商基础资料,结合我区交通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定位,再谋划一批重点招商项目。通过产业链嫁接招商,弥补短板,完善链条,带动配套产业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园区配套建设。二是强化活动招商拓展产业链。通过行业协会、企业家,及现有活动平台如“镇蜜”番茄推介会、丰收节、农博会等进行招商宣传,切实提高各种招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创新方式开展多元招商。积极走出去招商,借助市、省政府搭建平台开展市外、省外招商。尝试开展多元招商,在以商招商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中介组织为辅助的常态化招商机制。四是优化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完善重大项目跟踪保障机制,协调小组定期调度项目进展,掌握情况,及时破解难点堵点。高效推送项目落地完善项目论证机制,适时组织召开招商项目论证会,形成招商项目推进闭环式工作链条。

四、加快科技创新,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坚持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大力推进数字农业改造提升,在现有《关于促进镇海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基础上,力争提高对优质现代农业项目的补贴、补助和奖励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端农业项目入驻。对机器换人、数字农场、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和发明专利等实行奖补,引导和支持各类农业主体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培育科技型农业企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挖掘农科教合作潜力,内引外联搭建平台,已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宁波市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签约,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育、实验、引进和应用,推动基本形成1个专家团队+1个农技服务小组+若干个生产基地的农技创新和推广模式,实现农业研发创新与基地生产需求的有效对接。截至目前,园区已申报发明专利与软著共6项,下步将依托宁波专家工作站,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五、创新融资模式,强化园区资金保障。当前,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正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方式,以满足园区建设的资金需求。水果番茄精品园一期项目采用民企主导、国企参与的模式,民企负责购买生产设施并运营,国企则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由国企全额投资建设,并与社会资本联合成立合资公司负责后续运营。与此同时,千亩蔬菜保供基地一期项目将采取国企与央企共同出资及建设运营的模式,二期项目则由国企携手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并成立合资公司进行运营。总体而言,园区融资渠道丰富多样,不仅持续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还积极争取专项债、超长期国债等,全力破解园区建设资金难题。展望未来,园区将进一步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探索符合园区规划的创新融资工具与产品,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提质,鼓励金融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为园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下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建立健全园区管理制度,大力开展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千亩蔬菜保供基地二期完工投产,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千亩蔬菜保供基地一期立项开工,积极谋划一批新项目落地。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