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97号建议的答复

2025-05-22 15:37 来源: 办公室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李颖巧
建议内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业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有着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通过构建智能制造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优化政策环境以及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措施,可以有效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下结合实际案例对如何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出建议。

一、实际参考案例

1. 某电梯制造工厂通过引入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该平台能够精准预测生产需求,优化生产计划;

2. 某东部沿海制造企业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每一个工序都由智能系统精准控制节拍,同时智能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产品质量,确保生产达到最高效率。

3.某西部化工企业,研发了循环利用系统,能够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新的生产原料,实现了真正的“零排放”。同时还引入了先进的节能设备,大幅度降低了能耗,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二、结合实际案例总结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建议

1. 构建智能制造体系:加大力度建设智能制造示范项目,鼓励企业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2. 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加大对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3. 优化政策环境:制定和完善智能制造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加大对智能制造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提高转型积极性。

4. 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形成智能制造产业链生态圈;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主办单位 区经信局
答复意见

李颖巧代表:

您在区人大十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镇海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智能化转型是当今时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传统生产模式被重新定义——设备互联、数据驱动、智能制造成为核心关键词。智能化转型不仅提升了传统制造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更通过实时监测与预测性维护降低了运营成本,助力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对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镇海区不断深入推进省级新智造区域试点建设,擦亮智能制造金名片,重点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推动政策落实。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和智能制造“125+”工程,先后印发了《镇海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攻坚行动方案》等文件,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三个全覆盖”。制定《镇海区支持制造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政策》,对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的,最高给予10%、300万元补助。2024年,已兑现数字化转型市、区级资金6000余万元。

二是培育智造标杆,加强氛围营造。分行业培育数字化改造标杆,对企业数字化基础好、数字化改造计划实、负责人数字化意识强的企业,给予优先列入当年计划、优先推荐上级荣誉、优先给予财政保障等支持。定期举办数字化改造推进会、现场会、产业链对接会等,通过数字化经验分享、方案推介、参观调研等形式,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改造意识。截止目前,全区共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0多个,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三是实施行业数改,推动仿样学样。根据服务对象数量、区域分布情况、行业维度等,制定出台镇海区实施计划及配套政策。通过现场调研、交流问询、线上沟通等方式开展重点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梳理制定“N+X”应用场景清单。开展数字化总承包商遴选,推动企业实施轻量型、平台化、工程化数字化改造项目。

针对您提出的几点建议,下步我区将持续促进镇海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加快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125+”工程,深化“未来工厂”及试点建设。开展企业智能化对标升级行动,加大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持续打造智能制造应用场景、高端化产品、智慧供应链。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五个百项”工程为抓手,“一业一方案”开展区域试点,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推动产业大脑变革重塑、未来工厂迭代升级、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全面落实人才政策,持续深化政校企合作,鼓励院校为我区企业输送、培育数字人才,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和数字人才供给精准对接。开展“雄镇英才”紧缺人才赴名校、名企研学活动,将物联网、数字化智能车间等课程设为重要内容;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不断加大“人工智能+智造”“集成电路基础及产业发展现状、机遇和挑战”等数字化专题培训。

三是优化政策环境。聚焦“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企业上云上平台全覆盖”的工作目标,深入落实现行制造业高质量政策,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迭代优化新一轮智能制造政策,以“重过程、重实效、重产出”的原则,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项目,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提高转型积极性。

四是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聚焦5G、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等主题,分行业、分类型、分领域推进数字化赋能对接系列活动,为制造业企业和服务商搭建对接平台。鼓励“大优强”企业建立供应链体系和网络化组织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利用大型企业的平台能力实现订单、设计、生产、供应链等协同。鼓励大优强企业构建面向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元开放式服务平台,打造“平台-场景-生态”模式,提供“产品+内容+生态”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带动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研究吸纳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宝贵意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在加快构建智能系、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优化政策环境和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促进镇海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