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63号建议的答复
领衔人 | 林杰 |
建议内容 |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模式。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其高水平应用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区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产业基础,具备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良好条件。通过数据的高水平应用,能够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我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目前,我区在人工智能和数据应用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具体包括:(1)数据缺乏标准且资源分散,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共享机制,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影响了数据的整合与利用效率;(2)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水平有待提高,研发机构对人工智能辅助科技创新的落地路径认知不充分,制约了其在研发过程中的深度应用;(3)专业人才短缺,尤其是既懂人工智能技术又熟悉研发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数字化转型需求;(4)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缺乏针对人工智能+数据应用的专项扶持政策和资金保障,影响了相关项目的推进和研发机构的积极性。基于此,为促进我区高水平数字化建设,促进人工智能赋能高水平科技创新,建议如下: 1. 加强顶层设计,成立区域高水平数字化应用专委会,促进研发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为有效应对数据孤岛和资源分散的问题,建议成立区域高水平数字化应用专委会,负责制定和实施数据标准化体系,确保数据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专委会将搭建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以促进数据的高效整合和利用。同时,专委会将致力于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政策和机制,确保在数据使用和共享过程中的隐私保护和安全保障,提升区域整体数据利用效率。 2.政府引导,以专项基金形式在未来5年内持续支持研发机构在高水平数据库建设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建议设立专项研发基金,以政府引导的形式,在未来五年内持续支持区域内科研机构和企业在高水平数据库建设及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创新。通过专项基金,鼓励产学研深度合作,支持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实验室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将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定期审视和调整资金投向,以适应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3.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数字化专项人才引进政策和评价机制,打造高水平数字化人才蓄水池。为应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才短缺的挑战,建议加快推进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制定吸引顶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人才的政策,提供包括住房、科研经费支持在内的优厚条件,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落户。同时,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多层次的专业培训体系,提升现有人员的技能水平。为了鼓励创新创业,设立创新创业支持平台,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资金、孵化器服务和导师指导,力争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数字化人才蓄水池,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完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促进项目的推进和研发机构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激发研发机构的积极性和推动相关项目的顺利实施,建议完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机制。政府应制定针对人工智能与数据应用的专项扶持政策,涵盖税收优惠、补贴支持等方面,以降低研发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其竞争力。同时,设立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在研发和应用过程中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通过定期举办政策宣讲会和项目对接会,加强政府与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和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确保政策和资金的高效落实,推动区域内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
主办单位 | 区经信局 |
会办单位 | 区数据服务中心、区科技局、区委人才办 |
答复意见 |
林杰代表: 您在区第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高水平科技创新的建议收悉,经与区委人才办、区科技局、区数据服务中心等协办单位商议,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发展有关情况 (一)大力推进产业数据标准化价值化建设。近年来,我区聚焦数字产业跃升倍增、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数据价值提升,纵向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全省新智造区域试点建设,加速智能制造标杆打造;截止目前,全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108个,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近15%,其中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8个,数量居全市第一。二是冲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实施工信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三是探索产业数据价值释放新路径,深化省级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试点区建设,挖掘产业数据价值化应用场景,镇海炼化获评市产业数据价值化项目路演一等奖、野马电池获评二等奖、姜太公获评三等奖,镇海数投和万有引力分别获得“数据要素×”大赛浙江分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二)大力引进人工智能相关人才。我区充分整合区域优势资源,依托甬江引才、雄镇英才等计划,大力引进人工智能相关人才企业,目前已集聚时空智子、深擎信息、九为健康、摩根智能等人工智能企业近10家,集聚人工智能人才上百人。同时,鼓励高校、研究院所设立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大量吸收有关人才,目前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等均已设立人工智能相关专项。今年,我区谋划推出“科创伙伴”合作计划,进一步联动高校院所、科研平台、企业、金融机构等建立人才引育、产业合作、服务保障3对伙伴关系,推动“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协同合作。 (三)设立人工智能专项产业基金。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招引落地人工智能优质项目,目前我区已在原产业基金下设立专项资金,聚焦人工智能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基金规模10亿元,目前已对智驾科技、万有引力等5个人工智能重点优质相关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二、下步举措 下步我局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促进研发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为有效应对数据孤岛和资源分散的问题,我局将与区大数据服务中心协同推进研发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确保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避免工作重复开展和资源浪费。同时,加强数据安全管理,谋划制定数据安全政策和机制,确保在数据使用和共享过程中的隐私保护和安全保障,提升区域整体数据利用效率。加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建立数据安全流通平台,完善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法规。 (二)推进建立人工智能专项研发基金。以“投拨联动”的形式,鼓励产学研深度合作,支持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实验室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同时,谋划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定期审视和调整资金投向,以适应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三)落实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保障政策。为人工智能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涵盖生活安居、创业辅导、空间支持、资本助力以及子女入学等关键领域。在子女入学方面,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相应数量的公办学校入学指标,确保人才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四)加强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和应用场景开发。谋划制定镇海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路径和政策举措。大力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联合行业龙头拓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港口、石化企业、制造企业、金融行业等垂直领域的应用推广,促进数据归集整合和大模型迭代升级。 感谢您对镇海区经济社会事业的支持与参与,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推动镇海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