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61号提案的答复

2025-05-22 15:52 来源: 办公室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工商联界别
建议内容

一、提案内容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群体作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重要主体,是落实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我区已拥有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

随着我区各级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和入选基数的增加,每年也会伴有大量前期入选企业的到期复评工作,特别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复评条件正在收紧和调整,比如国标、行标参与制修订数量、主营业务受疫情影响不达标等情况,导致不少中小企业复评受阻被迫摘帽。根据市经信局统计,浙江省前两批“小巨人”有21家未通过复核,未通过率达15%。 经了解,大多中小企业因自身缺乏相关标准申报信息和渠道资源以及对申报条件调整缺乏实时跟进和了解,导致前期缺失针对性的准备工作。

二、建议办法  

一是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要素保障。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土地资源要素保障机制,优先将专精特新企业增资扩产项目纳入土地保障项目库,简化用地预审审查,缩短用地审批时间,积极争取纳入省市重大产业项目,为项目争取用地指标。制定项目能源要素保障方案,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用能和排放指标保障,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重大产业项目纳入国家能耗单列,用足用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范围等政策。出台金融要素扶持方案,充分运用好国家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建立项目金融服务对接机制,强化项目需求与金融服务有效匹配,推出专精特新专项贷款或金融产品,综合运用专项贷款贴息等政策举措,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积极作用,强化降本减费机制。

二是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统筹支持。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中长期贷款等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重大设备更新项目,对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技术改造、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梯队培育、质量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专员制度,落实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配备1名服务专员,从惠企政策速递、助企资源对接、涉企诉求受理、护企权益保障等多方面开展服务,做好助企纾困解难工作。

三是打造“专精特新”产业专项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完善的赋能服务。建议遴选和引进一批优质专业化服务机构,也可联合重点“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共建“专精特新”产业赋能体系。服务平台通过聚焦“专精特新”和科技创新企业集群,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专业化和综合性服务,包括申报和复评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服务,以此加快中小企业提档升级,提升申报和复评通过率。

主办单位 区经信局
会办单位 区科技局、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区营商环境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答复意见

工商联界别、余谷峰委员:

您们在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持续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已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镇海区坚持主攻特色制造产业,通过梯队培育、强化创新、精准服务来引导广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全面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形成一批生产技术领先、创新能力强劲、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群体。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国家单项冠军12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3家,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7家,市创新型中小企业329家,排名位居全市前列。

一是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要素保障。在土地保障方面,优化“两库两机制”,规范产业用地项目匹配、出让价格、奖惩细则等,优先保障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发展。2024年,全区一级市场供给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和大优强企业用地223亩,占2023年全区土地出让的46.6%。在金融支持方面,强化专精特新企业信贷支持,2024全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再贷款7491万元、技术改造项目再贷款9695.5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以知识产权质押形式服务企业融资,2024年全区金融机构面向专精特新企业新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33笔,涉及金额18.95亿元。优化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挂牌等资本市场服务,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建设,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能力,2024年推动顺泽橡胶、三伊房车制造等16家企业进入宁波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截至目前,我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共有上市企业3 家,拟上市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13家。在用能方面,优先保障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重点企业的用电需求。

二是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统筹支持。持续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围绕经营困难和生产需求做好联系服务,做好企业政策适用性评估和普及。加强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申报辅导,建立区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邀请市经信局领导和专家开展一对一上门辅导,确保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材料内容填写规范、数据指标无缺项、成果亮点无遗漏,今年推荐8家企业申报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其中4家企业进入市经信局答辩环节,数量和质量在全市前列。鼓励引导区内专精特新企业积极投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突破“卡脖子”技术掣肘,提高供应链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为目标,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晶钻科技入选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扶持名单(全市5家企业入选),获900万元经费支持;招宝磁业作为全市唯一制造业企业,牵头申报项目入选省“领雁”榜单(全市3家企业入选),获210万元经费支持;杜亚机电等14家单位入选市“科创甬江2035”关键技术突破计划,入选数居全市区(县、市)第三(共入选112个),共获补助资金4080万元,占项目补助总额12.7%。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