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答复

2025-05-22 10:55 来源: 办公室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李强平
建议内容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了加快推进镇海区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经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当前,镇海区部分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平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技术难度高等问题,难以快速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具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镇海区制造企业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难以满足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需求。

三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在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过程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不容忽视。企业在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过程中,面临着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营。

针对我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制造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议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设统一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数据服务。通过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全区制造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二、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到镇海区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建议设立专项补助机制,支持企业引进和培养具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解决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

三、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政府和企业应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建议企业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安全管理能力,防范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风险。政府应加大对数据安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供数据安全技术支持,确保“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的顺利推进。

加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是推动镇海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镇海区制造业必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希望上述建议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为镇海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 区经信局
会办单位 区人力社保局
答复意见

李强平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镇海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围绕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科创强区品质之城的目标定位,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数字化服务体系为保障,聚力推进企业“智转数改”全覆盖和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标杆,加快新技术场景融合应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做好“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工作,镇海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聚焦产业特色,谋定行业数字化改造方向。出台《镇海区石化行业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4)》等数字化改造规划方案,明确石化企业数字化改造路线,推动数字化改造与业务发展相辅相成。制定出台《镇海区支持制造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政策》等政策文件,以政策引领、资金扶持的形式,助推石化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二是聚焦数智融合,培育壮大新智造群体。实施新智造迭代升级行动,在全区石化企业中推广5G、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探索实践“1+1+N+X”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模式,解决工业数据孤岛等问题,助力石化企业数字化改造。遴选优质服务商,集中开展石化行业数字化改造诊断服务,通过“一对一”服务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为数字化改造保驾护航。

三是聚焦数字引领,探索构建数智化转型生态。把化工产业大脑作为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探索智慧化工园区“1+5+X”建设模式,打造园区安全、环保、交通、水利等方面智能化管理,实现全区智能管理一体化、联网化。通过业务贯通、数据贯通、机制贯通,实现产业大脑赋能企业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产业生态机制。

针对您提出的几点建议,下步我区将持续推动“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产业生态机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深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推进5G网络在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深度覆盖及应用场景创新,完成新一轮5G基站规划编制。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深入落实现行新智造系列政策,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迭代优化新一轮智能制造政策,以“重过程、重实效、重产出”的原则,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项目,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提高转型积极性。

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全面落实各级各类人才政策,组织开展“雄镇英才”紧缺人才赴名校、名企等系列活动,开设物联网、数字化智能车间等课程,不断加大“人工智能+智造”、“集成电路基础及产业发展现状、机遇和挑战”等数字化专题培训在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中的占比。持续深化政校企合作,鼓励院校为我区企业输送、培育数字人才,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和数字人才供给精准对接,以满足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需求。

三是加强工控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做好企业工控安全培训与宣传工作,面向重点工业企业和软件企业开展工控安全和数据安全培训,增强企业履行工控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结合每年省市相关文件对于工控安全诊断工作要求,组织安排专家赴企业开展工控安全诊断服务工作。同时,在重点时间节点前后,开展工控安全和数据安全指导服务,强化企业提升工控安全意识,提升企业数据安全管理能力。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研究吸纳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宝贵意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在深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做好数据安全等方面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加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