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6号提案的答复

2025-05-22 10:40 来源: 办公室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陈旦旦、徐剡鸣
建议内容

数字经济作为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正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重构产业链价值链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近年来,我区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支撑体系,数字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相比其他先进地区,我区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起步慢、起点低、规模小等问题,亟需提质扩量、迎头赶上。

一是数字经济产业能级较不高。数字经济制造业在集成电路、新型材料、智能终端等领域均有布局,但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链尚未攀升中高端环节,竞争力不强,尚未形成产业集群规模。工业互联网、智慧物流、数字金融、直播电商等数字经济服务业发展薄弱,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核心的前沿数字科技企业缺乏。目前,全区数字经济产业集中度不够高,各细分领域产业能级不够高;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到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位列全市靠后。

二是数字经济发展空间不饱和。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发展刚起步,产业集聚效应未显著发挥。目前,以镇海区集成电路产业园、甬江芯谷、镇海数谷为代表的一批批全区数字经济园区处于建设或谋划阶段,已落户的项目(企业)尚处于萌芽期,发挥创新载体作用还不够显著,数字经济创新载体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尚未体现。

三是数字经济人才资源支撑不足。由于镇海区区位因素影响,在数字经济人才引进方面处于劣势,软件与信息技术、制造业企业中信息技术、数字化等方面人才储备比较少。对于数字经济领域人才为代表的智力资源集聚不够。基础人才不足、高端人才较少、复合人才匮乏、技能人才短缺,数字技能职业培训体系和数字技能认证体系还不健全。科技金融机构较少,适合软件信息、数字贸易等平台企业、轻资产企业、供应链企业等发展的金融产品亟需创新。此外,部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受制于用地限制,难以新建厂房做大规模。

四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生态不够健全。在推进数字经济工作过程中,人、财、物等资源配备不够充分,发展数字经济的力量缺乏有力保障。产业培育生态不健全,数字经济的力量缺乏有力保障。产业培育生态不健全,数字经济产业的培育还需要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产业园区运营机构、高校、金融机构等产业生态服务机构提供支撑。

对此建议。

一是加快构建数字产业培育体系。做大做强核心数字产业,加快推进融合产业。聚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布局高端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巩固提升智能终端产业、深耕细作数字元器件产业、加速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和数字内容产业等五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前瞻布局以石墨烯为引领的未来产业体系。同时抓好数字经济项目。扩大数字经济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构建形成以重点招引、增资扩产、园区平台、企业数字化改造等领域项目为重点的数字经济投资体系。

二是加快塑造数字产业生态体系。放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加快推动数字园区平台发展,大力建设镇海集成电路产业园,加快大项目、大企业引进,完善产业链配套,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圈。构建数字经济企业培育梯队。实施数字经济企业培育计划,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核心技术攻关、市场品牌建设、科创板上市等精准支持。形成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梯队。聚焦技能人才需求,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新型产教融合培育基地、实训基地、现代产业学院,定向培育引进一批数字经济专业技能人才。

三是优化完善数字产业治理体系。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政策体系,统筹专业人才、数字经济平台、企业梯队的政策精准扶持。创新数字经济招商机制,对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强化走访服务,优化统筹土地能耗等资源要素向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项目、优质企业加速集聚。完善数字经济工作力量支撑体系,全方位保障人、财等各种资源要素配备。同时,加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政策法规宣传,推广典型应用和最佳实践,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力度,提升社会知晓度和企业参与度。


主办单位 区经信局
会办单位 区科技局
答复意见

陈旦旦、徐剡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培育我区数字经济提质扩能的建议”已收悉。经与区科技局商议,现答复如下: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之一,是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助推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区正在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聚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数字经济核心企业数量“双倍增”目标,大力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550”跃升行动,加快推进全区数字经济提质扩能。采取的工作举措如下:

一是贯彻落实顶层规划。贯彻落实《镇海区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行动方案》,聚焦数字产业跃升倍增、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数字企业梯队培育等领域,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

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数字赋能,引领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提质升级。

二是大力培育数字经济产业。二是大力培育数字经济产业。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550”跃升行动,培育集成电路、数字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材料等数字制造业和以软件信息服务业为核心的数字服务业。2024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完成超百亿元,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服务业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三是深度推进数实融合。加快推进智能制造“125+”工程。跟踪服务已建、在建、拟建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开展数字化等级评定、智能制造成熟度能力评估等工作,遴选示范企业和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带动更多企业向智能制造高层级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0多个,其中省级以上标杆20余个,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四是优化提升数字生态。深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编制新一轮全区5G基站规划方案,2024年新建5G基站超两百余个,完成市对区下达任务。深入推进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大力推动化工产业大脑建设、重点应用场景开发上线、能力组件拆解上架、行业样板房上架等工作,获评2023年度全省优秀行业产业大脑,且作为全市唯一产业大脑连续三年在全省产业大脑建设考核优秀。探索产业数据价值释放新路径,不断深化省级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试点区建设,大力挖掘产业数据价值化应用场景,镇海炼化等3家企业获宁波市产业数据价值化路演奖项。

针对您提出的几点建议,下步我区将持续在数字经济提质扩能上发力,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镇海建设科创强区品质之城、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提供强大支撑。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加快构建数字产业培育体系。聚力发展集成电路相关产业,加快布局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巩固提升智能终端产业、深耕细作数字元器件产业,加速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进一步落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550”跃升行动,推动全区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早日实现跃升倍增。

二是优化提升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体系。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推进5G网络在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深度覆盖及应用场景创新,推动新一轮5G基站规划完成编制工作。加快推动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提质建设化工产业大脑,加大对物资联储联备、TPT等应用场景和垂直模型推广应用,举办产业大脑赋能行、产业大脑进园区等活动,深度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企业DCMM贯标,深化省级DCMM试点区创建,助力企业提升数据管理能力。

三是优化完善数字经济产业治理体系。强化机制建立。加强专班统筹协调,做好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设计和统筹协调,不断完善和常态化运行数字经济工作机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强化要素保障。落实数字经济制造业、软件信息产业、

集成电路等数字经济领域专项政策,统筹推动土地、能耗、算力等资源要素向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优质企业等加速集聚。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研究吸纳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宝贵意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在加强数字产业培育、优化数字产业生态、完善数字产业治理体系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进镇海区数字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升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