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036号提案的答复

2025-05-16 16:30 来源: 镇海区商务局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许佳男
建议内容

一、提案内容

随着城市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区商业综合体数量逐年增加,但与市民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需求相比,商业综合体并没有呈现量质齐增的局面,结构短板、同质竞争、场景单一、供需矛盾等问题日益凸显。在各大城市纷纷通过强化科技、文化与消费的有机融合,打造网红消费IP的当下,如何增强区域消费吸引力、品牌集聚力,实现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对于推进镇海城市综合实力,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市民幸福感有重要意义。

主要问题:(一)存在投资大、成本高、盈利难的问题。比如,位于镇海大道北侧,新城核心位置的银泰城开业短短几年,因为定位、经营、疫情等原因已经处于基本停业状态。镇海辖区内的万科广场、开元广场、吾悦广场、爱琴海等商业综合体“千城一面,千店一面”现象严重。(二)业态重复率高,缺乏创新。竞争的同质化、同类化,业态组合倾向的一致性较为普遍,商业综合体腹背受敌,不但与电商竞争,又与同类商业互卷。(三)周边区域优质商业综合体的虹吸效应。东部新城、天一商圈、万象城等海曙、江北、鄞州等周边区域的优质商业综合体导致镇海的商业氛围难以真正形成热度、打造品牌、满足群众优质消费的需求。

二、建议办法

(一)加强规划布局。一是开展全面调研,对全区商业综合体进行科学规划。成立由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商业代表组成的规划小组,深入了解区域定位、产业特点、人口结构、优势资源和市民需求,制定具有前瞻性和统一性的商业综合体规划。每两年对规划进行一次评估和调整,确保其适应市场变化。二是减少单一购物中心式商业综合体,打造多元空间组合、功能业态的城市综合体。例如,可以结合历史文化街区、公园等元素,打造集购物、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体。规划中注重周边消费场景的串联,形成整体消费生态。

(二)突出特色定位。一是明确城市综合体的文化和社交属性,使其更年轻化、多元化、个性化。鼓励商业综合体引入特色文化活动、社交体验项目,如举办主题展览、文艺演出、创意市集等,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大型文化社交活动,提高吸引力。二是借鉴重庆、成都等地成功案例,挖掘镇海本土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商业综合体设计中。例如,结合镇海的海防文化、商帮文化等,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商业街区。

(三)强化政策引导。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质商业项目入驻。对具有创新性、特色性的商业项目给予租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补贴额度可根据项目规模和影响力设定,最高可达项目投资的 30%。二是加强对地产开发商的引导,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要求和发展方向。建立考核机制,对未按要求建设和运营的开发商进行处罚,如限制其后续土地开发。

主办单位 区商务局
会办单位 区文广旅游体育局
答复意见

许佳男委员:

您提出的《优化镇海商业综合体布局提升城市活力》的提案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镇海商业综合体现状

近年来,镇海区商业综合体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已成为拉动消费、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区已建成并运营的商业综合体包括吾悦广场、万科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开元广场,总建筑面积约27.6万平方米,涵盖零售、儿童、娱乐、餐饮、服饰、黄金、超市等多种业态,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消费服务。同时,骆驼印象汇等社区型商业综合体也在不断涌现,旨在进一步满足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我区商业综合体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片区分布较不均衡,商业发展水平差不齐;商业综合体的业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特色不够突出;周边商圈竞争激烈,导致镇海消费外流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综合体的运营效益和城市活力的提升。

二、下步发展思路

(一)强化统筹规划,谋求错位发展。一要深入开展调研。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邀请发改、资规、投促等部门,以及商业地产、市场营销等专家,结合人口规模、消费偏好、招商策略、盈利评估等方面,对我区商业综合体布局进行深度剖析,为区域商业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专业、科学的决策建议。注重综合体周边配套设施的提升改造,科学规划交通,加强地铁公交指引,健全完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营造温馨舒适的消费环境。二要注重因地制宜。围绕新城商贸商务中心、庄市新青年消费中心两大核心板块,引导商业综合体做好品质提升。鼓励吾悦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招引更多餐饮名店、消费名品,结合骆驼历史文化和本土特色打造集购物、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体;引导万科广场、开元广场发展多样化、个性化新型业态,满足青年等消费主力热衷体验式消费、注重情绪价值的消费需求,打造特色场景体验,科学布局商业业态。同时,配合文旅加强甬江科创区综合体育中心(滑雪馆)、九龙源文旅综合体等文旅体消费载体建设,把消费潜能转换为经济发展动能,推进消费复苏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抢抓首店经济,丰富商业业态。一要加大引育力度。持续加大对知名品牌、网红门店的培育和引进,吸引品牌在我区商业综合体开设首店、旗舰店、体验店,提升商业综合体的品牌档次和影响力。今年计划引导吾悦广场引进镇海区首进品牌15个(盒马鲜生、绿茶餐厅、MO&CO女装、NB1906、蔚来汽车等);引导爱琴海购物公园计划引进儒林汇(宁波本土连锁足浴机构);引导开元广场计划引进日咖夜酒(泛娱乐业态)。二要推动创新发展。以政策优惠、专业指导、资金支持等方式支持三关六、缸鸭狗等本土“老字号”传统品牌、优势品牌、特色品牌创新发展和开发新品新店,引导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商业综合体布局。

(三)聚焦特色亮点,创新消费场景。一要组织特色活动。围绕“假日经济”“绿色消费”“智能焕新”等热点,积极组织综合体举办各类商业促销活动和主题节庆活动,营造浓厚消费氛围,激发居民消费热情,提升商业综合体的人气和知名度。目前二季度“春之律动”系列计划开展“青年消费节”“踏青生活季”“奇趣友人节”“音乐嘉年华”等活动20余场,多场景、多维度、多层次打造消费亮点,刺激消费需求,提升城市活力。二要发力便民商业。深入推进同心湖社区、新晨社区、箭港湖社区、湖滨社区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便捷服务构建,以及骆驼桥未来社区的创新理念融入,在推进综合体建设进程中,注重招调生鲜超市、美容美发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和新式书店、运动健身、特色餐饮等品质提升类门店,着力打造便民化、惠民化程度极高的消费商业环境,奋力形成居民得实惠、企业拓市场、政府得善治的共赢局面。

(四)加强政策引领,优化营商环境。一要加大资金支持。以《镇海区商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遵循,针对企业主体,大力引育商贸企业,支持商贸企业做大做强;针对商业集聚,围绕示范智慧商圈、绿色商场等加强商贸业集聚区提质;针对餐饮单位,着力培育餐饮龙头单位,鼓励“餐饮名店”品牌化发展。二要做好上规纳统。鼓励营业额达2000万元的批发企业、营业额达500万元的零售企业、营业额达200万元的餐饮企业上规入库,以便根据规上企业的分布情况和发展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规划布局,助力商业综合体招调优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