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13号提案的答复
领衔人 | 王磊 |
建议内容 |
在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镇海新城是建设宁波中心城区北部功能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镇海新城南北区、甬江科创大走廊、贵驷片等城市重要功能片区的规划与实施,以及宁波植物园、甬江实验室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中心城北部南门户区域已成为融入宁波中心城的重要桥梁。 南门户北至永茂西路,南至中官路,西至通园路、梅竹路,东至世纪大道,位于镇海新城南北区、甬江科创区、宁波植物园、江北区庄桥片区等关键节点位置,是中心城进入镇海的第一站,也是镇海城乡风貌的重要展示区。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统筹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整合片区功能优势,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庄市、骆驼、贵驷片区打造科产城融合区。区委、区政府城市品质提升1618行动计划也提出明确要求,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形象面貌、品牌特色。由于南门户区域规划建设滞后,跨行政区域协调难度大,长效管理机制缺失,该区域现状城镇、产业、乡村空间交错拼贴,空间碎片化,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混杂,“散乱污”企业密布,世纪大道、慈海路、北环东路、中官路等城市主要道路沿线及节点风貌不佳、缺乏亮点,缺乏集中体现镇海特色的形象展示窗口,同时周边村庄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还显不足,成为区域的“边角”和发展的洼地,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亟待提升。 为此建议,统筹谋划该片区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推进综合整治,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一、加大规划建设统筹力度。将该区域建设纳入区级发展战略和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由区级部门牵头制定计划,与甬江科创区、新城南北区、贵驷片、机电园区1890区块等重要功能片区的规划与实施同步推进。通过绿地、水系、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建筑组合、功能协调等,缝合世纪大道两侧割裂的城乡空间,塑造门户形象。打造城市界面,重点打造世纪大道、中官路、北外环等城市道路的节点和界面。 二、强化区域联动协同管理。该区域建设、整治所需保障的资金量大,且跨行政区协调难度大,仅靠街道、管委会层面难以推动。建议区级层面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统筹考虑建设时序、建设资金、建设用地、村民及企业搬迁等问题,明确近远期工作重点,有序推进工作实施。 三、推进尚志区块开发建设。建议优先启动条件相对成熟的尚志区块。一是加快村庄有机更新,根据尚志区块发展新要求以及村庄建设基础,按照新甬派民居的风格,遵循乡村传统肌理、风貌和格局,加强对村庄建设的管控与引导,推动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提升村庄整体风貌。二是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结合周边植物园建设及城市配套功能需求,充分挖掘尚志村在村庄、水系、农田等方面的特色与潜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三是完善空间布局与设施配套,合理利用村庄存量建设用地,植入教育培训、公寓租赁等功能,加快推动“低小散”淘汰转型。 |
主办单位 | 镇海新城管理办 |
答复意见 |
骆驼街道政协联委: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中心城北部(镇海新城)南门户建设”的提案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新城管理办按照我区建设“科创强区,品质之城”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品质新城”,努力为我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区贡献新城力量。经过10余年的开发建设,镇海新城已累计建成各类住宅、商业、公建等工程项目100余个,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镇海新城已逐渐崛起成为宁波北部重要的核心板块和城市经济发展新高地。总体来看,新城未来发展前景可期,区委区政府对新城寄予厚望,人民群众对新城充满期待。 新城南门户作为进入新城的“第一站”,西临镇海未来产城融合示范区、南临植物园三期,地处甬江科创区的创新产业联动轴,紧邻三号线及十号线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及慈海路G329国道,现状地块虽为发展白地,但后续潜力无限,是塑造新城形象、打造品质新城的重要板块。为加快推进中心城北部(镇海新城)南门户建设,我办会同区资规局、住建局、宁波植物园、骆驼街道等单位进行了充分研究,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规划引领,加强前期统筹力度。 提案中所述的“南门户”地处镇海区与江北区交界处,根据宁波市区县界,在此片区域中镇海区与江北区以世纪大道和北环高架为界。根据《镇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和镇海区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永茂西路以南至北环高架以北区域在城镇开发边界外,且包含大量永久基本农田,下步将进行村庄搬迁及零散工业腾退工作。目前此区域将结合宁波植物园和蛟川生态园组成生态活力文化廊的一部分,起到缝合“产、城、绿、乡”空间板块联系的作用,下步将在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细化其功能定位及作用,研究时将结合北环高架以南、世纪大道以西区域的江北区域一并考虑。 此外,区住建局已启动编制区级城市体检及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作为我区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谋划环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内容包括体检评估、目标策略、行动指引、项目实施、保障机制五大部分,总结归纳我区城市更新的重点短板问题,分类叠加更新资源底图,识别资源集中的重点更新区域,并以更新片区(单元)为重点空间,统筹整合辖区近期城市更新工作,突出体系思维,上下联动,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库。 二、坚持区域联动,构建协同工作机制。 中心城区南门户建设涉及镇海、江北两个区,需市、区政府整体谋划、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市、区、街道三级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全力保障和推进中心城南门户建设进程。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市、区部门支持,牵头推进该项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制定长效管理机制,统筹协调镇海、江北相关部门,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加大政策保障。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立健全区、街道两级共同保障的资金统筹体制。加快该片区拆迁进度,有序推进拆迁清零,全力保障较成熟地块土地出让。三是加强招商力度。加快该片区重点地块土地招商,着力打造具有地标性的特色商圈;加快特色高端楼宇打造,激活发展新动能,营造好“招商惠商安商”氛围及环境。 三、坚持发展优先,加快尚志村片区建设。 围绕新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深化推进片区城市设计,加快尚志片区的规划建设,并使之成为新城的活力门户区。一是加快尚志村片区规划建设。尚志村作为中心城北部南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片区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南门户形象。目前,尚志片区(永和路以南)城市设计方案初稿已完成,由于新增了余慈轨道站点等因素需进一步优化方案;尚志片区(永和路以北)控规调整方案已完成,待市资规部门审批。二是加快和美乡村规划建设。根据在编的镇海区全域村庄智治行动规划,尚志村为城郊融合型村庄,若该村下步调整为保留村,农业农村局将根据和美乡村创建要求,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充分挖掘尚志村在文化、水系、农田等方面的特色,加强分类创建指导,积极扶持该村和美乡村建设。三是加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保护好村庄600余亩耕地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周边植物园建设(其中尚志村的洪家和秦胡两个自然村为宁波植物园规划的体育休闲植物区,面积约120公顷,涉及农户600多户,厂房约20家等。按植物园规划,范围内只保留三处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洪家二房、三房、民国小洋房),下步将加强农田景观设计,探索符合尚志区块农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模式。 感谢您对镇海新城开发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并请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宁波市镇海新城管理办公室 2023年5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