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047号提案协办意见的函
领衔人 | 陈寅 |
建议内容 |
地标建筑是一个城市功能和商务休闲聚集地,是视觉艺术和时尚活力的标杆,是城市发展方向的指代,是本地居民的自豪,更是人文历史、文化底蕴的展示。 地标性建筑可能是名胜古迹、商场、政府行政场所、地铁或天桥、高大建筑物,但是镇海缺乏一个独一无二、过目难忘,令人提之即能想到的本区地标性建筑物,这个标志性建筑物,看到它,就可以联想到从“浙东门户”、“海防重镇”到“现代港城”,从“院士之乡”到镇海中学、从“商帮故里”到“千百亿级产业”,联想到这些无不经历了镇海悠久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 对镇海建设地标建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选址。结合我区的城市发展规划,在现在镇海新城或未来的核心地带,在城市功能聚集地,人流量大,人群密集的公共生活场所的建设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地标。这种地标性建筑一定要与有当地公共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2、外观。有美学艺术的镇海名片。标志性建筑利用其特殊的体量和形式,对周围环境的建筑形体进行统辖,使得城市空间更加有秩序,美化视觉环境,强化视觉感受。让其成为一个巨型“雕塑”,用一种静态美赋予市民另一层意蕴,给人以视觉享受。 3、传承历史和文化体现。从唐元和四年(809)“望海镇”的镇海建治之始,到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名镇海县,再到1985年建立镇海区,1100多年的历史。从抗倭英雄到“宁波帮”乡贤,从30位院士到镇中学子。镇海文化需要通过一种最直观的物质载体呈现,城市公共设施应能反映城市特色与风采,传递镇海的文化历史信息。把地标建筑作为打造城市品牌、推广镇海形象的急先锋。 4、承载城市功能。吸引、集聚多业态,丰富细分的业态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市民的生活、办公便利度。使地标建筑成为汇集人才、资金、技术的平台。 5、科技含量和超前理念。建筑以节能高效、安全耐久、宜居健康等先进理念为指导,将绿色意识注入到设计规划中。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入建筑中,达到更安全、便捷、舒适。 |
主办单位 | 区资规分局 |
答复意见 |
区资规分局: 陈寅委员提出的关于“打造镇海区“地标性”建筑”的建议收悉,经我委研究,现提出协办意见如下: 我委目前正在对新城范围内打造“地标性”建筑进行前期研究:一是箭港湖南岸地块,下步将采用招标方式择优选取设计单位,按照展示镇海美好生活的“城市客厅”的区域总体定位,打造该区块为未来创新街区与“镇”中心;二是在产城融合启动区块,对慈海路和镇海大道沿线区域,将着力塑造城市门户走廊形象带,打造集创新商务、科技智慧、商业服务、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活力街区,高层塔楼形成界面控高点和地标建筑群,营造城市门户韵律节奏的天际线,目前正在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下步我委将积极与贵局做好对接,按照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宁波市镇海新城管理委员会 2021年4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