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健:传递群众心声 做好居民的“贴心人”
字号:

“人民选我当代表,那我就有义务代群众发声、提出符合群众权益的诉求,无论大小。”区人大代表王健健,始终如一地兑现着这份承诺,在一千多个日夜里时刻扮演着政府联系百姓的“连心桥”和“传话筒”;忠实地坚守在基层一线岗位,真正成为了居民们心中的那个“贴心人”。

引导农民向居民转变,实现村容村风提升;及时调解矛盾纷争,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操心衣食住行,保障群众生活基础……多年的基层工作让王健健拥有着丰富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为王健健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时有了底气。

近年来,作为拆迁大村的骆兴村发展加速,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征地搬迁、新居物业管理等事关群众利益的种种工作,无不给王健健带来了重重压力。“原先以农村自建房为主的村居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租住,空间狭小、户厕紧张、交通出行不便,种种矛盾混杂。”王健健和同事们一起走家串户,挨家挨户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汇总分析,制订不同的方案供群众选择,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2017年,王健健通过邮件、信箱、电话等多个渠道得知,骆驼工业区一带众多居民长期面临着上下班无公共交通工具的窘境。“当时,我记得在群众反馈信息中最让人挂心的一句话就是:哪怕只有一条公交线也是好的!”王健健坦言,那种力透纸背的焦灼与期望让自己切实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王健健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在那年的区人大上提交了关于改善骆驼工业区周边居民出行方便的建议。不久后,379路公交实现改道,基本解决了该片区众多居民的出行难题。

群众心声得以传递,惠民举措落实到位。5年来,王健健在人大代表履职经历中深深感到: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不仅需要及时聆听大众的诉求反馈,也要身体力行地引导群众观念转变和素质提升。

近年来,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发展各种规则不断翻新,王健健也开始思考如何把将曾经的乡村管理思维向现代社区管理理念转化,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今年我提交的建议是关于提高农村村级公共卫生配套补助。现在农村环境改善亟需为村民营造一个有着规范常态化的清洁管理体系,所以我希望市区两级加大这方面的扶助。”王健健以自己所负责的骆兴村为例,粗粗算了一笔账,目前村年集体收入350余万元,每年需投入130万用于公共卫生环境管理维护,其中包括公厕水电费、环卫保洁费、管道维护费、视频监控技术支持等各项支出,而随着各类标准不断提升,同时村级经济还面临着其他正常开支,若无相关财政补贴,农村环境改善工程则会令村经济压力更为繁重。

在王健健看来,有些问题不能只注重短期内的缓解,更要从根源上进行“除弊”。他曾经为帮助一对智力残疾的母女解决生活保障难题,一边呼吁村民献爱心,一边反复奔走在民政局、法院之间,为这类弱势群体争取法律支持,以获得相对长久的稳定保障。

“身为人大代表里的‘新兵’,其实我还有很多需要补短的地方,真正要做一名受群众依赖的村官和人大代表,就要不断反思自己,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王健健说,下一步自己会努力向其他优秀人大代表学习,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让人大代表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