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索  引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成文日期:

文件编号:

主题分类:

加速推进企业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浏览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因此,推动社区建设是事关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课题。本课题要探讨的企业社区是社区建设的一种特殊形态,一般而言是指伴随着企业在地理空间和产业布局中的相对集聚,逐步形成的包含特定产业人群、特定服务功能、特定目标趋向的基层社会治理单元,它既具有普通社区所具有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又具有自身特殊的经济服务和发展功能,因此,可以说,开展企业社区建设的调查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招宝山街道后海塘区域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区域内主要有省部属企业、非公企业及各类专业市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580家;从业人员10000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约6000人。自2005年开始,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对后海塘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并先后成立了后海塘区域管理发展办公室和后海塘区域党委,加强了对后海塘区域的社会管理及城市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机构整合和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原来以街道内设机构为主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因此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参照北仑区大港工业社区的管理模式,批准设立了全区首家企业社区——后海塘企业社区,并提出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要求。

本课题将以后海塘企业社区建设为例,剖析探讨后海塘区域管理模式转型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下步的思路,为我区推进企业社区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并提出合理化的工作建议。

一、后海塘企业社区建设的探索和尝试

作为全区首个企业社区,后海塘企业社区既承担了后海塘区域综合治理和管理服务的职能,更肩负着街道在全域城市化建设和“产城融合”发展道路上的全新探索,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必然在管理体制上与原有的条条框框产生冲突。因此,在新社区成立的短短数月时间内,后海塘企业社区通过开展大胆探索,在以下方面开展了工作创新。

(一)明确企业社区的法律属性。目前通行的社区居委会的设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六条之规定,即“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一般在一百户至七百户的范围内设立。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但对于后海塘企业社区而言,其辖区人口以产业工人为主,流动性大,仅有的户籍人口数量(50户142人)远低于社区居委会设立的基本门槛,因此社区面临无法及时办理组织机构登记、银行账户开设等系列难题,从而出现有了“准生证”却无法申领“身份证”的尴尬窘境。为此,街道党工委积极与区相关部门对接协商,通过特事特办,以民办非企业法人的身份进行注册,同时争取以社区居委会待遇予以享受,有效保障了企业社区的实体身份和正常运行。

(二)明晰企业社区的运行职责。为了确保后海塘区域管理服务办公室原承担工作职能的延续,尽快实现企业社区平稳交接,由街道党工委牵头,通过部门会商、科室座谈、意见征求等形式,对企业社区所需承担的管理服务职能进行了全面梳理,厘清了职责边界,确认了安全生产检查、劳资矛盾调解、公共环境管理、基层党建推进等重点管理服务事项,确保企业社区对管辖区域有权力管、有能力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此基础上,对社区现有10个网格的设置进行了优化调整,确保了社区对辖区企业管理服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三)强化企业社区的组织保障。坚持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作为关键之匙,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根主线,着力完善区域化“大党建”和网格化“微党建”纵横交织的组织架构,为此经向区委争取,专门成立了后海塘企业社区党委,将22个非公企业党组织成建制转隶至社区党委。目前,企业社区党委已选配了7名党委委员,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公共服务中心配备副主任2名。在此基础上,街道党工委对现有工作人员的身份认定、工资待遇、工会隶属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妥善处置,将符合认定条件的14名原有工作人员转变为社工身份,确保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企业社区运作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后海塘区域企业社区成立至今,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补短板,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了意见征求和问题检视。经初步梳理,目前企业社区运行主要面临“谁来管”和“管什么”两大难题。

(一)小马拉大车的管理格局,造成“谁来管”的难题

一是基层堡垒建设不够扎实,党员引领作用不明显。自2007年9月后海塘区域党委成立以来,通过单建、联建等方式,建立企业党组织16家,片区联建支部6家,在册党员165名,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全覆盖。然而面对庞大的辖区内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职工群体,以及后海塘企业社区发展治理的新要求,基层党组织的有效覆盖问题和党员作用发挥问题开始显现,在多次调研中,发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关心社区发展、参与社区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主动性依然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例如,片区联建党支部的党员来自数家企业,由于工作时间和地点不同,且流动性较大,党支部集中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活动较少,党员对企业职工的了解不充分,号召力不强。基层党组织培育程度离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社区依靠力量不足,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单一。目前街道10个建有居委会的社区已基本形成由社区党组织引领、党员、居民、社团、商家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而后海塘企业社区由于地域辽阔、企业变化快、户籍人口少、流动人口多等特点,不具备常住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社区管理方式与原内设机构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雷同,仅依靠17名工作人员,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社工对包片地区的巡察强度、发现问题的程度和及时响应的速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以社区内建筑垃圾处置问题为例,由于当前对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要求较高,部分企业施工人员为逃避高昂的处置费用将建筑垃圾违法倾倒在辖区内,甚至部分区外人员也偷偷将建筑垃圾运入辖区内倾倒。社区虽然派出专人对区域内的建筑垃圾规范处置情况进行监督,但受制于人手不足,不能做到“发生一次、查处一次”,影响到了管理效果。

(二)主体转变带来的权责变化,构成“管什么”的难题

一是由“科室”转“社区”后导致执法权力“降格”。原后海塘区域管理发展办公室属于街道内设科室,街道的各项行政执法权力都在发展办公室有所延伸,对企业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如安全生产检查、劳动矛盾调解、违章建筑的查处和拆除,对管理主体和对象均有一定的约束力。但随着管理发展办公室变成企业社区,机构性质从政府机构变成民营非企业法人,必然导致执法权力的“降格”。虽然街道对社区充分赋权,管理人员组成也保持基本稳定,但对违法行为的处置能力确实有所下降。部分工作人员反映,以前一些只要管理办领导带队就能完成的执法行为,如对企业违章建筑的拆除,现在要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和有效,就必须会同街道三改一拆办有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才能完成,这直接增加了沟通成本,也影响了管理执法效率。

二是对区域内公共资源的整合力度有待加强。企业社区成立的任务之一就是整合区域内的公共资源,提升区域内公共资源的管理效率。而从现阶段而言,区域内公共资源条块分割的现象依然较为严重。就以辖区内公共绿地养护而言,目前依然分属于公路段、区环卫保洁中心、街道保洁服务中心、金属园区等多家单位分片管理,对环境整体管理造成了一定障碍。

三、加速推进后海塘企业社区建设的建议

在后海塘企业社区现有的资源配置下,要加速推进后海塘企业社区建设,实现“小马拉车,既拉得动,又拉得稳”,就必须解决“谁来管”、“管什么”两个具体问题。

(一)充实三方力量,解决企业社区“谁来管”的问题

一是充实执法进社区工作力量,确保对关键公共事务形成约束能力。企业社区作为民办非企业法人,不再具备行政处罚权力,但其对辖区管理职责又对行政执法有刚性需求。因此,必须建立与相关执法部门的常态化联系配合机制。建议各行政执法部门在企业社区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执法部门轮流定期派出执法人员入驻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巡查过程中发现的线索,定期组织走访企业并及时反馈相关问题。同时,建立月度联席会议制度,对需要联合执法的老大难问题进行“挂号会诊”,商议解决方法。通过多部门协同执法,及时补强企业社区内的行政执法力量,确保对社区治理关键问题的硬性约束不放松。

二是充实企业行业协会力量,在企业中形成相互协商共促和谐的建设力量。通过社区党委牵头,组建共建协商会,由园区内影响力大、威望高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协商会议召集人,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秘书长,对一些涉及企业间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的问题进行共同协商后,向上反映并予以解决。通过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化解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促进行业及其企业的自律。

三是充实各类基层组织的力量,在企业员工中形成归属感和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立足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职工聚人心、服务社会促和谐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广泛推进党员责任岗、示范区建设,组建各类党员技术攻关小分队、突击队等,助推企业转型发展。按照党群一体、共同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各群团组织的力量,实现党建引领下的群团共建、和谐共促。如在专业人士中建立新联会组织,在青年员工中建立团组织,在文艺爱好者中建立文化团队,同时发挥老乡会等非正式组织的正面作用,使得员工以党组织为“凝结核”广泛的相互连接起来,让广大企业员工对后海塘区域及招宝山街道产生大家庭般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在企业员工中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让广大员工成为企业社区的建设性力量。

(二)搭好三方平台,解决企业社区“管什么”的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问需于企业,问需于员工,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持续优化企业社区的软硬件环境和营商环境。

一是搭建好公共资源融合平台,服务社会促和谐。用好“四个平台”等现有载体,做好问题及时流转,确保相关责任落实到位。在中长期内,借助招宝山街道与物流枢纽港一体化运行的机遇,整合后海塘区域内公共服务职能,进行同类项合并,并逐步下放至企业社区,实现辖区内公共事务真正实现属地管辖,做到问题就地化解,小事不出社区。

二是搭建公共服务整合平台,服务企业谋发展。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职能,如可以联合相关区职能部门成立“社区企业发展顾问团”,邀请区涉企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企业反映问题可由社区直接联系成员单位,定期举办企业指导活动,进行入企服务,上门帮助答疑解惑,打造企业办事的快车道。

三是搭建企业人才服务平台,服务职工聚人心。继续完善企业人才服务平台,加强与市内外各高校的联系,吸引紧缺的人才到相关企业就业。转变观念,从单纯的引进人才,转变为服务人才、留住人才。强化校企联系,强化与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合作,为企业技术工人技能培训、学历提升提供机会。强化对人才生活的服务,通过政策咨询、服务便民、文化活动吸引,提升人才对招宝山的归属感,让人才感受招宝山的宜居宜业,吸引人才落户招宝山,安家在招宝山,为招宝山街道城区品质提升和产城融合提供智力支持。

随着我区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区管理体制转型,启动企业社区建设将成为一种趋势。建议将后海塘企业社区作为试点,鼓励大胆尝试,进一步整合区域公共资源,充分利用滨海临江的地理优势、物流产业集聚的区位优势、产城融合的政策优势,抓实非公企业党建、优化社区管理模式,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社会治理,做优企业服务,为产业园区管理体制转型提供更多具有操作性、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