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镇海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字号:

镇海区发展和改革局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019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1021.6亿元,同比增长7.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23亿元,同比增长7.2%;

——规上工业增加值652亿元,同比增长7.8%;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2%;

——省市县长项目工程落地率71.4%;

——商品销售额1447.3亿元,同比增长13.9%;

——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

——出口额250.4亿元,同比增长8.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351元,同比增长8.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67元,同比增长9.6%;

——城镇登记失业率1.36%。

总的来看,我区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事业不断改善。

201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工业转型持续推进。全年实施202家规上企业技术改造、4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和10个数字化车间项目。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2个、省“隐形冠军”企业1家。发布“浙江制造”团体标准5项。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90亿元,同比增长7.6%。7个电商园区进入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名录。实现旅游总收入94.3亿元,同比增长19.3%。

都市农业稳步发展。推进清水湖敬德片区等3个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1400亩。

(二)加强培育新兴动能,创新实力逐步增强

顶层谋划不断加强。完成甬江科创大走廊(镇海段)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启动编制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完成《石化区拓展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岚山水库南侧800亩地块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工业“122”、服务业“113”、外贸“133”行动方案等。

科创水平持续提高。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注册成立,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揭牌运营,中乌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正式落地。新增市级企业研究院5家,市级企业工程中心11家。

人才集聚效应显现。基本形成“1+X”人才政策体系。新引进顶尖特优人才19名,领军人才19名。创建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全市首个“院士之家·青英荟”揭牌。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意见》。实施政策资金预拨制度。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覆盖率100%。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最多90天”。

重点改革逐步推进。四个园区与属地管理体制整合到位。完成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和五大领域执法体制改革。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完成明洲等五大集团整合重组。加强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建设。

外资外贸不断扩大。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35家,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63.2亿元,同比增长16.5%。完成跨境电商出口额8.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

(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小康基础夯实

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实现P2P机构全出清。有效管控企业“两链”风险。不良贷款实现“双降”。防范化解隐性债务。

精准脱贫成效明显。全年安排对口普安财政帮扶资金5700万元,比上年增长47.7%。实施帮扶项目22个。带动龙游县99个薄弱村提升村集体收入。

污染防治深入推进。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气环境优良率86.9%,PM2.5浓度28微克/立方米。“五水共治”成效巩固,捧回“大禹鼎”。

(五)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后劲加速积蓄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5项结构性指标呈现高增长的态势。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安排区级重点项目100个。区重点项目开工率为83.8%。省市集中开工项目、省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100%。

城乡品质不断提高。镇海大道一期北侧断头路贯通,东外环路快速路镇海段完工。稳步推进杭甬高速复线威海互通连接线等工程。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7个村搬迁工作。

(六)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民生福祉切实增强

民生保障稳步增强。全年财政用于民生类项目支出79.4亿元,同比增长20.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6%。完成2家示范性、1家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成功创建“无欠薪镇海”。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老旧住宅小区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完成骆驼实验学校二期等改造,开工建设崇正书院(庄市中心学校)迁建等项目。公办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91.94%。深入开展“书香镇海”建设。举办九马等近200项文旅体活动。组建两个医共体。人口与计划生育、民族宗教、群团、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

社会治理不断加强。深化平安镇海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四平台”建设,打造一站式“信访超市”。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强化安全监管和自然灾害防御。获评为省“基本无违建县(市、区)”。首创生活垃圾分类“桶长制”。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5亿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

——商品销售额增长10%;

——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

——出口额增长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三、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全面实现上述目标,2020年需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全力提升产业层级

推动工业提质增效。聚力打造“122”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新一轮智能化改造“5112”工程。推进两化融合。深入实施“三领”工程,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升规”企业。实施低效企业出清行动。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

提升三产支撑能力。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加大龙头企业引育,培育一批成长潜力好的企业。推进商贸扩容、消费促进工程。

发展绿色都市农业。全年实施农业产业项目15个以上。开展粮食功能区田杨陈片区2000亩土地综合整治提升工程。

(二)奋力推进项目攻坚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安排年度重点项目126个。谋划、推进一批新基建项目。扩大城乡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有效投资。谋划“十四五”重大项目。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联合招商引智,推广“零地招商引智”。强化精准招商。统筹招商资源。加快项目落地转换率。

提升经济合作水平。加快落实扶持外贸企业稳订单政策,加大信用保险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和新兴市场。做强跨境电商平台。推进外贸千亿工程落地。

(三)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全力冲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落实各项污染物防控措施。深入推进“省级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快固废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环境监管体系。新建项目严格控制排放标准。严格生态环境违法惩处。严格危险废物处置管理。

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持续推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设备淘汰和工艺技术更新。继续关停一批落后低效产能。

(四)合力加快动能培育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全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发展镇海“i”设计小镇等省市特色小镇。实施三星工业园等地块有机更新。

加强培育创新动能。推进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平台建设。提升新材料初创园等孵化器运行效能。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三服务”活动。加快兑现落实各项政策。强化人才保障。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凤凰行动”。提升土地利用水平。

(五)强力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战略规划谋划。完成“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和“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同步做好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杭甬高速复线澥浦互通连接线一期工程建设。确保轨道2号线2期顺利通车运营。启动招宝山生态湿地工程(一期)建设。推动蛟川街道北区新农村建设。启动甬江实验室建设。

推进城市改造更新。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推进七村搬迁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征迁清零。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

(六)聚力提升民生福祉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保持就业形势稳定。推进户籍人口全民参保。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巩固普安脱贫成果,深化“山海协作”和新疆库车等地的结对帮扶工作。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成区中心小学新城校区等项目建设。推进新城幼儿园(暂名)等9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深化“书香镇海”建设。谋划体育场馆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平安镇海建设整体水平。健全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和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推进“法治镇海”建设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巩固“无欠薪”创建成果。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质量。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推进人口计生、民族宗教、群团、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同步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