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镇海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2020镇海两会 / 两会日历 / 报告·名单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字号:

2019年,我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港口强区、品质之城”建设,以“服务最优、审判最公、执行最强、体验最好”标准,全面推进“政治立院、清廉建院、规范治院、改革强院、文化兴院”工作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9466件,办结9663件,一线法官人均结案290.6件,7项指标位列全省前十,被省高院授予集体二等功。


一、以“三服务”为抓手,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按照省、市、区委“三服务”活动部署,主动延伸审判职能,不断增强企业、群众和基层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合力开创全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服务企业更加精准。贯彻省高院涉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纠纷案件审判等指导意见,办结各类涉企民商事案件2760件。主动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司法风险,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对标世行“办理破产”指标,办结破产案件11件,盘活资产8600余万元,释放工业土地6.1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促成8家“僵尸企业”市场出清。

服务群众更加用心。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专项执行活动,为366名农民工讨回1244.2万元“血汗钱”。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65.1万元,发放司法救助资金69.7万元。坚持“网拍优先”,共网拍成交83件,平均溢价率49.4%,为当事人节省佣金502.2万元。坚持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在全国首创“公平正义感受度”测评,将评判“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倒逼司法工作水平提升,公平正义感受度从最初的96.9%提升至98.6%。

服务基层更加实在。围绕区委“项目建设攻坚年”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区“大棚房”清理整治、骆驼街道棚户区改造等工作。重视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通过府院联席会议、审判白皮书、“行政首长旁听日”等,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以行政争议调解中心为平台,促成17.9%的行政诉讼案件和解撤诉。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办结涉环保行政案件34件。

二、以“三项创新”为契机,全面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牢牢把握区委“深化改革突破年”专项行动要求,持续加强突破创新,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开展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国首创当事人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促使当事人及时履行法院裁判,推动源头破解执行难。共发放自动履行证明书630份,发布诚信履行名单3批276个主体,推送至“信用宁波”“普惠金融”等相关信用平台及各商业银行。推动镇海农商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专门开发“诚信履行贷”产品,对8家诚信履行企业授信7120万元、贷款4908万元。下半年推行以来,自动履行案件数环比增加94.1%,执行收案数环比下降13.6%,执源治理效果初步显现,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市、区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作为2020年全国法院重点工作予以推广部署。

实施“一体两翼”下沉计划,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新设澥浦人民法庭、招宝山和蛟川巡回法庭、石化区司法服务工作站、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中心,建立院庭长定向联系镇街和法官精准对接调解组织机制,制订老百姓看得懂的解纷“路线图”,推动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尽量在当地”“选择最优地”。全年收案数同比下降16.9%,诉源治理效果明显,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

设立“为民解纷长廊”,实现来院纠纷一站式化解。整合人民调解、行业调解、法官调解等力量,一站式开展诉前调解、司法确认、信访接待等工作,有益补充我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设立诉讼辅导站,院领导带领法官轮值接待1346人次。设立判前说理和判后答疑室,让当事人在判决前形成合理预期,判决后增强服判程度。设立院领导群众工作室,接待来访群众215人次。我院诉讼服务中心被评为全省十佳“示范诉讼服务中心”。

三、以“三个建设年”为载体,全方位提升依法履职能力水平

结合省高院“思想建设年、质量建设年、作风建设年”活动,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打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思想建设更加深入。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紧扣区委“基层党建全域提质年”专项行动要求,设立机关党委和纪委,推进内设机构改革,切实“把支部建在庭上”,努力打造“镇红先锋·法院铁军”品牌。开展“学习熊澎桥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和“初心铸魂、实干筑梦”主题微党课,以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促进主题教育入脑入心。在全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我院作经验交流。

质量建设更加有力。全年共办结刑事案件525件,民商事案件5007件,行政诉讼案件78件,行政非诉审查案件91件,执行案件3951件,其他案件11件。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区监察委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9件,形成法治反腐合力。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办结恶势力犯罪案件6件,追缴赃款1235万元,“打财断血”成效初显。开展严厉打击拒执行为“百日百案”攻坚战,落实“史上最强强制执行措施”,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867人次,限制高消费2663人次,司法拘留266人、罚款1447人,追究刑事责任2件2人,执行制裁违法率由5月底的13.1%提升至12月底的44.3%,执行标的到位率同比上升5.67个百分点。在省高院组织的案件质量评查活动中,我院成绩位居全省法院前列。

作风建设更加坚决。出台《关于推进清廉法院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警示教育月”活动,邀请区纪委书记授课,开展司法作风满意度调查、规范当事人接待专项督察和作风纪律常态化巡查,推动工作作风持续向好。在2019年度全区民主评议机关活动中,我院位列公共服务与管理类第2名。

四、以自觉接受监督为保障,确保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切实贯彻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办理代表建议2件。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邀请代表、委员视察工作、旁听庭审、见证执行共计39人次。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主动落实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高度重视检察机关对生效裁判提起的抗诉,审结抗诉案件1件,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深化司法公开,累计上网公布裁判文书5494份,直播庭审307场,开展公众开放日、新闻发布会、庭审进校园等活动10余次。完成130名人民陪审员换届选任工作,一审普通程序陪审率达99.7%。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院响应区委统一部署,先后抽调100余名干部职工下沉一线重点部位,助力社区联防联控。1名干警荣膺区第一批战“疫”先锋个人。组织12名干警参与“一镇街一法官”法律帮扶、联企服务等活动,跟进排摸复工企业120余家,发放涉疫纠纷法律适用指南2000余册,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出台《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进一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020年,我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人民法院”目标,坚持“服务最优、审判最公、执行最强、体验最好”标准,推进“卓越镇法”建设,为高质量建设“港口强区、品质之城”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牢牢把握服务保障大局“总抓手”,以更实举措服务中心工作。贯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部署要求,为当好“重要窗口”建设模范生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紧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配套服务保障举措,助推我区营商环境最优区建设。

二是时刻注重促进公平正义“总要求”,以更严管理提升审判质效。进一步发挥“公平正义感受度”测评的试金石作用,扩大测评覆盖面。推进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打通制约简案快办的流程节点,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深化移动微法院、ODR平台应用,推行办案办公一体化、无纸化,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三是紧紧抓住基层社会治理“总格局”,以更快步伐深化改革创新。深化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品牌建设,加强失信联合惩戒,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迈进。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开展黑恶积案清零工作,推动专项斗争达到预期目标。深入实施“一体两翼”下沉计划,完善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运行机制,助力我区高水平推进全域治理现代化。

四是始终不忘加强党的建设“总命题”,以更强决心锻造可靠队伍。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夯实“镇红先锋·法院铁军”党建品牌。开展司法规范化水平提升年活动暨执行不力问题专项治理,督促干警严格执行防止外部干预、内部过问及不当交往等“三个规定”。深化作风建设,开展警示教育,抓常抓早抓小,确保全院保持风清气正的优良传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