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善福:耕海者见证镇海渔业发展
字号:

图为周善福近照。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镇海作为一座沿海港口小城,曾经有不少人在这里靠海讨生活。但随着我区最后一批出海捕鱼人在2005年和2006年时歇业,不再出海捕捞,他们的奋斗故事就像大海上的浪花,一浪浪地浮现之后又隐匿消亡。

今年70岁的周善福,作为镇海最后一批退出外海捕捞的船老大,带着他的故事向我们诉说70年来镇海渔业的巨大变化。

1964年,年仅15岁的周善福就加入了镇海渔业大队,和父母一道当起了渔民。那时是木帆船时代,条件极差,渔民生产生活很艰辛,没有机械动力,没有仪器,他的捕鱼作业大多数局限于后海塘一带。

积累了两年捕鱼、驾船经验后,周善福随着一艘机帆船上汽笛声响,起锚离港,踏上了一段悲喜交集的出海之旅。他回忆,虽然船只条件有所改善,但依旧没有保鲜条件,鱼获顶多能撑一天一夜。记得有一次船只在海上连续作业7天7夜,没有冰块保鲜的他们只能一边捕捞,一边将鱼卖给收购的渔船。

在海上走南闯北十余载后,周善福在31岁时终于实现了当船老大的梦想,并拥有了他生命中第一艘属于自己的木质船。然而海上的事瞬息万变,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九死一生的事。1992年,周善福的渔船行进至离镇海100海里左右的2012海区时,海面上波涛汹涌,海面下暗流涌动,木质船已是避之不及,两个船舱的木板被打碎了好几块,海水疯狂灌入,几乎没过了渔民的脖子。由于当时通讯设备差,无法向外界求救,整船十余人的性命危在旦夕。好在周围的其他船只发现险情后赶紧开船靠了过来,拖着周善福的危船缓缓返航。“船头进水严重,我们只能一边前进一边抽水,尽量保持船头船尾的平衡,总共持续了20个小时。”周善福如今回想起来仍是捏了一把汗。在那之后,为了改善渔民条件,国家颁布相应补贴政策,周善福便将自己的木质船更换成了钢板船,GPS、对讲机等通讯定位工具也一并配齐。

渔民出海,哪里有鱼就往哪里跑,北至济州岛附近,南至钓鱼岛北面,都有周善福航行过的痕迹。1997年,周善福一行来到了东经126°30′,中国与日本的交界处。一网撒下去,鲳鱼、带鱼满载而归,船上的渔民个个喜笑颜开,笑着将鱼类装箱,共计200箱鲳鱼、40箱带鱼,出售金额达143000元,那是周善福当渔民以来的最大丰收。

谈论起镇海渔业的变化,周善福很是感慨,最近十几年来,随着渔民生活条件改善,捕鱼工具逐渐先进,导致渔业过度开发,海洋资源枯竭,使外海捕捞的利润越来越低。也正因为如此,2005年他卖掉了渔船,也结束了自己渔民生涯。

如今,年已古稀的周善福虽然已经不再出海,但他的那双眼睛还跟海水一样蓝,那颗心仍然系着大海。平日里,他抱着一个平板电脑在后海塘与沿江路,巡查、保洁、管理禁渔期违规行为等,为保护我区的渔业环境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