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港口人郑建国的故事:参与建造近200个码头
字号:

图为郑建国在工作中。

镇海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海上交通贸易历来频繁。码头作为专供轮船或渡船停泊,让乘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建筑物不可或缺。郑建国正是这些码头建造者中的一员。

今年59岁的郑建国是镇海本地人,19岁起就在浙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码头,退休之后又回到公司做码头维修工。“码头建造是大工程,我们一个班组一年只能建成七八个,我39年的工龄,参与建造了近200个码头。”郑建国说,有海有船的地方就需要码头,他们建造的码头也销往全国各地。

说起自己的名字,郑建国只知道他出生那个年代有很多叫“建国”的人。“我出生在1961年,正是国家不断向前发展之际,正因如此,父母希望我多为国家作贡献吧。”郑建国说。

9月13日是中秋节,下午1点左右,郑建国和工友在工地上的大棚内随便躺了半小时作午休,就开工了。“我们没有什么节假日,码头有问题就要开工。”郑建国说。

一辈子和码头打交道的郑建国,曾经差点被码头吞噬了生命。在维修码头时,通常要抽干码头内的水,使其浮在水面便于维修检查。一次,郑建国和三名工友像往常一样,钻进被抽干水的码头检修内部,刚钻进去十分钟,就听见班长声嘶力竭地叫他们赶紧爬上岸。

郑建国和三名工友从未遇到过刚下码头就被叫上岸的经历,内心虽然疑惑,但商量了一下还是准备爬到岸上先搞清楚状况再说。谁知,他们刚爬上岸,江水就顺着他们脚踝,吞噬了整个码头。“如果晚几秒爬上来,我们四个人就和整个码头沉入江底了。”郑建国说。

在郑建国心中,码头建造者并不起眼,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其实,他就像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但又是不可或缺的。镇海还有更多的建国,像郑建国一样,将自己的人生命运融入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将国家的日新月异纳入自己的人生,见证着国家的沧桑巨变。

“只要做得动,就会一直做下去。”郑建国说,一辈子做不成大事,就把这些小事做好也算对得起“建国”这个名字了。

读者朋友,您如果也叫“建国”,欢迎拨打电话13858375067,联系我们,讲讲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