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镇海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辉煌镇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我和我的祖国
胜利路:沧桑繁华都看遍
字号:

胜利路是镇海老城区一条南北向主干道,它在一个很长时期的延伸扩建中,清晰地刻写了镇海古城旧貌换新颜的发展足迹。

胜利路街景。

路名来历

胜利路发端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镇海城外的甬江边。日寇在1941年占领镇海县城后,经常有侵略物资海运到甬江边的小道头(即码头)。日军为便于将这些物资运进城内,就从甬江边向北修建了一条煤渣汽车便道。这条便道在镇海古城的南薰门与清川门之间,搭建城河木桥,拆毁城墙一段,于1943年通车进城。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此木桥改建成长十二米、宽六米的钢筋混凝土桥,命名此桥为胜利桥。又在1951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周年,路以桥名,把这条从甬江边,即现在的沿江西路到米行街(今人民路)的便道命名为胜利路。这就是现在胜利路的来历和初始路段。钢筋混凝土的胜利桥,在1984年拆城墙、填城河、新建城河西路的旧城改造中,便功成身退了。

当初,日军修建这条便道时,还强拆了一大批民宅,并拦腰冲断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树行街。这条树行街,也叫木行街,是镇海古城的一条木材专营街,在生意兴隆时,沿街曾开有榆生、东一、永成等多家柴行和木材行。街的南面又有多个浦口道头,停泊着来往于各地的柴、木材运输船,其中远道而来的福建木船居多。后因连年战乱,树行街的木材行生意逐渐萧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只存建昌木行一家了。被裁成东西两段、又名不副实的树行街,便依胜利路而改名为胜利东弄和胜利西弄。胜利东弄和胜利西弄,是胜利路沟通南门外大街(今南大街)的主要通道之一。我儿时就读镇海幼儿园,园中的王妈妈领我们小朋友到位于鱼丰弄的人民医院去,走的就是这两条石板路面的弄堂。

我第一次走上这段胜利路,大约是在1964年上幼儿园的时候。记得当时的胜利路已经是条修缮一新的沥青路,听父亲说,这是镇海第一条沥青路。那时,我们镇海人称沥青为柏油,所以叫这段胜利路为柏油路。

胜利西弄与严家弄之间,有一幢坐北朝南、建筑颇为端庄新颖的西式房子,是镇海邮电局,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1953年改称为浙江镇海邮电局。每逢周末,母亲把我从全托幼儿园接回家路过那里时,我总要绕道弯进邮电局,在宽敞干净的营业厅里遛达一圈,才感到心满意足。在那幢房子的原址上,后来拆建成现在的邮电局职工住宅楼,隶属胜利路社区。

邮电局前面有块空场地,驻镇海军曾在那里放映露天电影,军民同乐。我跟着父亲在那里第一次看到彩色故事片,片名叫做《海鹰》。

1980年,镇海县政府从人民路搬迁到胜利路112号的一个大院子里。1985年10月,镇海撤县设区后,区府及其部分局级机关,仍延驻于这个院子里,直到近年才迁往骆驼。该大院现在已改驻镇海刑事侦查大队等政法单位,院内房屋、绿化及氛围也有了很大变化。

现在的镇海人民大会堂。

路边建筑今昔变迁

在王施弄改造成的胜利路后,其路两旁仍有许多值得记述的地方。在路的西北面,自明朝以来一直是驻镇海的最高军事机关的衙署。在明初,置有定海总兵府,统辖陆水两兵,管理浙东海防军务。在明万历二年(1574),总兵府迁驻鼓楼北侧的卫指挥署内,此址改建为定海水师营参将署。清同治年间(1862—1875),改为驻镇浙江外海水师统领署。这个水师,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归定海(此定海为现在舟山的定海)镇总兵吴杰统率,在宣统二年(1910)改称浙江外海水师巡防队,在民国二年(1913)又更名为浙江省外海水上警察厅,管辖浙江全省海域。水警厅于1938年移驻黄岩海门后,留下来的衙署房屋,在1941年后被日伪军拆毁,此地成为衙署废墟。

1963年的镇海人民大会堂。

在衙署废墟的西边曾是一座助海庙。1951年,在助海庙这个地方建起了镇海人民大会堂,同时把衙署废墟建成了人民大会堂前的广场。人民大会堂在1963年进行翻修,增建门楼,加筑月台,座位也增至九百多个,不但开大会、搞演出,也对外营业放电影。大会堂广场,曾以大会堂的门楼月台为主席台,经常召开群众大会。在我读中学时,广场上又建造一个露天灯光球场,并在球场的南东北三面建起了观众看台,这是当时镇海县最高级的球场。每年一次的镇海城关企事业单位篮球比赛都以此为主赛场,我们镇海中学师生组成的篮球队,每年都所向披靡,稳拿冠军。在我中学毕业待业时,在广场北侧的一个平房里开放了图书阅览室,我便在那里消磨了不少无聊时日。我们现在看到的人民大会堂及其广场,是在1992年拆旧重建的,其位置布局与原来基本保持一致,最大的变化只是由原建围墙的封闭式,变成了现在没有围墙的开放式。

在路的西南面,有幢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的老房子。房子四周的围墙建得特别的高,大门内的院子里,建有中西合璧的三间两弄两层木结构楼房。楼前建有假山、花坛。整个院子占地面积为一千二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为一千零三十九平方米。因原屋主叫徐圣禅,故简称此屋为徐宅。徐圣禅是原镇海江南顾家桥人,秀才,初任黄埔军校秘书、北伐军需长,后任福建财政厅厅长和上海财政局局长等职,怪不得能建起这么豪华的私宅。

镇海解放后,徐宅曾为中共镇海县委及后来区委的驻地。大约在镇海撤县设区后,在徐宅的北面后院,增建了两幢办公楼,并在那边开了正对胜利路的大门,其门牌号定为胜利路155号。徐宅于2000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区委也在近年从这里搬迁到骆驼,新建的两幢办公楼随之拆除了。

在路的东边,则是曾经成为民宅的吴杰故居和隔离仓河头的一排民宅。至于拆除这排民宅,建起现在的青少年宫和连通现在的文化广场,则分别是在1988年和2001年的事了。

上世纪90年代的胜利路路口花坛。

王施弄扩建

胜利路是向北发展的。1968年,胜利路穿过人民路向北延伸到总浦桥。在此之前,这段路叫作王施弄,也称为黄司弄。这是一条很有来历的弄堂。在明初,为防倭寇侵扰东南沿海,朝廷在定海县县城即现在的镇海城区,设置了一个军事卫城,即定海卫。在先后担任过定海卫最高军事首领指挥使中,有十八人是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或其后裔,属正二品,级别和待遇都特别高。这十八位指挥使都在县城内建有府第兼衙署,世传“十八衙门”。这“十八衙门”所在的地名,都以该衙门主人的姓氏来标示,如李衙前、陈衙弄、童李衙弄等,王施弄便是其中之一。据记载,王姓指挥使是在明末来镇海任职并居住,到清朝中叶,渐趋衰落的王家出了个百岁老人王国治,似有振兴之兆,但在同治年间(1862—1875)祖宅却遭火灾而毁,子孙们只能散居于小南门(即清川门)附近。施姓没有查到记载。

王施弄在成为胜利路时,虽然已经由弄扩建成了大路,仍有镇海古城的那种古朴神韵。当时的路面是用厚厚的石块拼筑起来的,据说这些石块拆用于镇海明建城墙。由于石块大小不一,规格各异,又未作多少修正,拼成路面时石块之间的缝隙大小深浅相差很大。行人走路,稍有不慎,会把脚板嵌入缝隙,即使用力将脚拔出,往往布鞋子还留在石缝里。对此,我们小孩不觉得烦恼,反而觉得好玩。

在大路中间有一口水井。据我现在的猜测,这井原先是在王施弄的墙门内,在拆墙拓路后,墙内之井便成了路中之井;又为了保证还没有用上自来水的附近居民的日常用水,便保留了这口水井。当时,在镇海城内有两条大街中间留有水井,另一条是西街,即现在银杏小区大门前的路中央。至于这段石块拼起来的胜利路,是什么时候改建成混凝土路面,我没有查到确切记载,实在有点遗憾。

向梓桥。

向北延伸至后大街

胜利路继续向北发展。1987年,它从总浦桥向北延伸到了后大街。总浦桥这个地方,是胜利路与西街、鼓楼西路的交接点。来自仓河头又直通城外中大河的城内濠河流经这里;定海县的总铺,即县邮驿总站设置在这里;在总铺旁边的濠河上,很早时有一座善庆桥,清乾隆十五年(1750)对此桥进行了重修,民国初将此桥改建成长五米、宽四米的混凝土结构桥,后又改建成石条桥。此后,人们改称它为总铺桥或总浦桥,并以桥名代替了地名。在1987年胜利路延伸改造中,总浦桥被拆,改建成了涵洞。

现在从总浦桥到后大街这段胜利路,过去分为两个路段。从总浦桥到一字河头称为郑家弄,从一字河头到后大街称为方家弄的方家大屋。

郑家弄是以弄内建有郑家大屋而得名。这郑家是个开明的大户人家,据清光绪《镇海县志》记载:“有郑贤坊,咸丰元年举人,以助修海塘,授翰林院检讨,光绪八年江南道监察御史,邑中有大工程出巨资为之倡。”郑家人曾对家乡镇海发展建设多有贡献。

郑家弄是条石板路。弄的东边是大宅高墙,西边是濠河,河岸边筑有很粗糙的条石护栏,以防行人掉入濠河。在濠河的西岸,是那边大墙门的偏房或厨房。住户临窗便可欣赏濠河中的船影桨声,也可隔河与郑家弄行人打招呼,讲大道。如今,濠河依然静静地流淌着,而西岸的房屋已全部重新拆建成店面房,东岸的郑家弄也东扩成了宽广的胜利路。

濠河与郑家弄并行向北,大约到了郑家弄的中段,建有一座石拱桥,桥名叫向梓桥。因桥前有向家大屋、桥旁有梓宫庙,故取“向梓”为桥名。真是信手拈来,恰到好处。现在这座石拱向梓桥,是在1995年重建的新桥,其桥洞孔径为四米,桥长六米,宽四点五米。原来老的向梓桥是座石条桥,桥的西头是一个大墙门,应该就是向家大屋。桥的东头横穿过郑家弄后,连接上通往大教场路的卫生路。同在1987年,卫生路上的龙赛医院扩建,把卫生路围成了院内道路,就是现在住院部大楼前面的那条路。

龙赛医院西大门北首,是过去梓宫庙旧址。关于梓宫庙,它留在我脑海中的,是儿时的印象,这座古庙坐东朝西,高大的门面墙中间,有两扇厚实的木大门始终紧闭着,从来没看到它开过,因而也不知道庙里面是个什么样子。大门前有个用大块石板拼铺得非常平整的空场地,并以圆弧形伸入濠河,以致濠河在此有了个弯曲。这个圆弧形的河岸,统一由淡绿色的长条石垒建,整齐漂亮,尤为醒目。据说在“文革”后,梓宫庙曾经对外开放过,但因一次火灾被烧毁,从此消失。

一字河头与方家弄

濠河与郑家弄过了梓宫庙后就分道扬镳了。濠河西弯接入谢家河塘,郑家弄则继续北伸,在经过龚家弄口的不远处,有一条自东向西流向三角地的河和那河上的桥,郑家弄便就此结束。

这条河流,因其河道形似楷书的“一”字,而得名为一字河头。河上的那座桥,名叫新桥,又叫洞桥,始建于明朝、重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是长三点五米、宽三米的石条桥。此河此桥,都在1987年延伸胜利路的建设中填平和废除。河的北岸有条与河并行西进到三角地的石板小路,依河名而称为一字河头弄,此弄也因新建住宅楼群,而缩短成为鼓西小区的里弄。

走过新桥,跨过一字河头,横穿过一字河头弄后,就进入了方家弄的方家大屋路段。在请教了过去居住在那里附近的方国强老师和俞红英同学后,使我对那里的记忆不断地清晰起来。过去在那里有几座大墙门,其中自东向西依次为虞松房,即过去镇海中学的三部、白均房和方家大屋。这个方家很有名,大家习惯上称之为新桥头方家。这座方家大屋很大,以致它西边的一条石板小路,被大家称为方家弄。在1949年镇海解放初期,逃往舟山的国民党残部常派飞机来镇海轰炸,整座白均房和方家大屋的东半边就在那时被炸成了一片废墟,这可能就是留于我记忆中的瓦爿滩。胜利路的延伸扩建就是在拆迁方家大屋的中间部分而到达后大街的。现在,方家弄已成为后大街社区三角小区内的里弄,其中,该弄东侧的第二、六、八幢居民楼是方家大屋东半边的旧址。

胜利路在1987年延伸扩建到后大街后,就成了一条长一千零四十米、宽十六米的混凝土大路,沟通了沿江西路、城河西路、人民路、鼓楼西路、西街、后大街这六条东西向的大街,成了贯穿镇海城区南北的主要通道之一,更充分地发挥了它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强大功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