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滩涂上建起国际一流大港
字号:

图为王靖近照。

镇海作为一座港口城市,依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如今正经历着跨越式发展。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镇海港口走出了怎样的发展轨迹,回顾由此展开。

王靖,镇海港埠公司工会原副主席,1956年出生。1976年,镇海港区建立,他作为212名第一批港口人中的一员,与港口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镇海港区自1973年建港,1974年下半年起经历了小招宝山、虎蹲山、大小游山的移山填海,经历了第一艘船的靠岸,也经历了面临“死港”的困难时期。40多年间,他见证了镇海港区从一片滩涂逐渐发展成国际一流大港的辉煌历程。

在王靖的印象中,1973年之前,镇海的运输方式以陆运和内河航运为主,到了1979年,运输方式被彻底改变。第一艘名为“战斗39号”的船只停靠在了镇海港,它运载着5000多吨煤炭从上海而来。王靖感慨,由于当时船舶设施较差,5000多吨的货物花费了工人们48小时才全部装卸完。“这一代人都是肯干、肯吃苦、肯奋斗的一代。”王靖说。

建港初期,并没有那么顺利。由于港口水回流不顺,码头前沿淤泥过多,导致船只不能顺利靠岸,此时的港区正面临着沦为“死港”的危机。之后,港区通过多方整治,终于找到解决办法,这才让港口“活”了下来。

1980年12月,运载着1300吨甲醇的“第八国朋丸”化工船,将从镇海港口启航驶向日本。这让当时还未建立化工码头的镇海港区犯了难。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港区采用了将化工船停靠在原有的煤炭码头上,通过火车槽车联接管线,输送货品到船上的特种操作方法。“面对新鲜事物,是机遇也是挑战。化工码头于1984年始建在离镇海城区较远的甬江口,1986年6月29日通过验收,次年5月交付使用,为全国首座5000吨级液体化工产品专用泊位,年吞吐能力20万吨。”王靖自豪地说,随着经济发展和进出口往来密切,化工码头于1990年实施改造,成为全国首个万吨级化工码头,1998年又新建了5万吨级化工码头。

除了煤炭码头和化工码头之外,镇海港区在1984年第一次操作集装箱,杂货码头随之成立,使得慈城年糕、绍兴黄酒等货物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立足新的起点,面临新的环境,人们的生活需求有所改变,港口需要创新做法。“如今的港口更加注重环保的理念,提高防尘网的高度、在煤堆场所安装喷水装置防止二次扬尘、道路及时清扫等都是有效减少污染的做法。”王靖说,此外,煤炭码头也于2010年进行改建,挪至远离城区的海域。

经过了40多年的建设发展,如今镇海港区已经拥有生产泊位25座,其中5万吨级泊位5座、1万—2万吨级泊位10座,年货物吞吐能力5000万吨以上,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回忆起镇海港区的风风雨雨,王靖说,镇海港区作为镇海“四大工程”之一,抓住了有利的时机,带动了镇海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