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风雨话交通
字号:

1949年麦收时节,解放军21军61师一个连于上午10点左右穿村而过,宣告我老家这个边缘小村解放了。这一幕深深印进我的脑海里,至今记忆犹新。弹指间新中国迎来了她的70华诞,忆峥嵘岁月,我感触最深的是交通。

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极不发达,走亲访友多是步行,只有县城才有条砂子公路,可以跑汽车。我第一次乘汽车是在1955年去黄岩舅舅家。那时的汽车,车后挂着一只炮仗炉,用燃烧蒸汽为动力。去黄岩要翻山越岭,记得车爬岭时,到半山腰爬不动了抛锚,司机无奈只好叫大家下车推着汽车过岭,这种汽车现在大多数人没见过,更谈不上乘坐了。

小学毕业后,我去宁波读初中。老家村子离宁波55里路,我和另一同学结伴步行5个小时到达学校。我家地处奉化江边,每天有航船往来宁波和老家之间。船是木制的两头尖乌杉船,用两支橹摇,两人在岸上拉纤前行。船停靠在濠河头,晚上也有夜航船,傍晚启航,天亮到达。那时贫穷舍不得花钱,加上习惯于步行,中学6年我没有乘过一次船,全是步行往来,有时还挑着行李。

宁波第一辆公交车是1956年开通的1路车,通往庄桥火车站。后来又有通往和平纱厂和三官堂的几路公交车。宁波公交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还是1978年的事。

中学毕业后,我乘火车去杭州读大学。第一次乘火车,我乘的是慢车,在有些站点,慢车要让快车先行,碰上快车晚点,那么慢车只能进车站等着,所以那时慢车从宁波到杭州要5个多小时。由于是第一次乘火车,我心情十分愉悦,常往车窗外眺望,见田野和村庄飞速后退,还觉得这火车太快,现在进入高铁和动车时代,5个多小时差不多可到北京了。2014年,我的外孙女考上浙江大学,是我女儿和女婿开着私家车去学校报到的,我也陪同前往。这一路风驰电掣,哪能与过去相比呢?

记得新中国成立初村里开村民大会,土改工作队同志讲话中常描述以后社会主义幸福生活: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村村通公路,进出有汽车。当时大家好像在听神话故事一样,这些现在早就成了现实。

大学毕业后我来镇海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镇海还没有公交车,对外交通以水路为主。镇海和宁波之间有一艘镇安轮往来,船码头就在现在的海军码头,票价0.52元,一天一班。镇海去上海则乘民主3号轮和天封轮,傍晚宁波上船,第二天清晨到达上海。那时多数选择4等舱,租一条草席在船上睡一个晚上,觉得挺划算也方便。

由于有甬江之隔,去江南要在镇海渡口摆渡,去梅墟则在半路涨摆渡,去江东鄞县等地要步行经新江桥、过灵桥。

进入21世纪,随着杭州湾大桥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宁波到上海之间的距离,这对宁波交通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为一睹杭州湾大桥的风采,我们曾组团去嘉兴一日游,车行驶在大桥上,有人纵情唱起了《我爱你祖国》的歌曲,顿时引起车内旅客的共鸣,大家齐声合唱,车厢内歌声、笑声一片,成了欢乐的海洋。返程时已近黄昏,大桥两侧华灯初上,在灯火掩映下,远远望去大桥犹如长虹卧波,蔚为壮观。

继而金塘大桥和舟山大桥的建成通车,也方便了镇海与舟山之间的交通往来。过去,汽车要去舟山必须去白峰码头摆渡,碰上台风和大风雨雾天渡轮停航,汽车就要排队等候。现在不管风吹雨打,过桥胜似闲庭信步。

我退休后闲来无事,常去外地旅游,少不了去栎社机场乘飞机。说到机场,曾记得1957年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我们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开垦种地,没想到1996年6月30日,就在我们当年开垦过的土地上,建起了这座现代化的国际机场。有一次去北京,我从栎社机场乘民航去,乘高铁返回。高铁的速度真够快,7个小时不到我已到家了。回想1966年我去北京,那时津浦线被长江阻隔,车到南京必须经轮渡把车厢运到浦口,再换上北上的火车头拉着前进,到北京要花18个小时,这乘的还是快车呢!

当年在北京木樨地,我看那里在修建地铁,心想什么时候宁波也能有地铁,但那时认为这是遥不可及之事,没想到2014年5月30日,宁波开通了地铁1号线,继后地铁2号线通到了我们镇海。紧接着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也都在规划兴建之中,开通也是指日可待之事。这便捷的交通给我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我老母虽过百岁仍健在,我必须常回家看看,上世纪50年代回家步行,70年代骑自行车回家,2016年奉化撤市建区后,我老家也通了公交车,我从清水浦乘地铁,然后车接车直达家门口。并且我们70岁以上的老人一路免费通行。

这路和桥的变迁,这现代化交通网络的建设形成,只不过是新中国成立70年巨变中的冰山一角。这人间的奇迹,印证了我们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周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