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阿银:慈善是源源不断的循环
字号:

图为茅阿银近照。

“手术结束后,要多运动,协会里还有很多跟你经历类似的病友,他们也都慢慢调整状态站了起来,你千万不能放弃!”区癌症康复协会会长茅阿银鼓励一位前来协会咨询的癌症患者要积极面对生活,走上群体抗癌之路。

茅阿银,今年75岁,20多年来,投身在镇海公益事业的各个角落。最近他一直在帮助癌症病患走出阴影,重拾信心,回归社会。

茅阿银与常人不同,1944年出生的他,不仅与祖国一同成长,还见证了镇海慈善事业从无到有。在他身上,有着一道道时代的印记。

早些年,镇海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慈善组织,游离于政府公益帮扶之外的弱势群体难以得到民间慈善力量的支持。在农村贫困环境下成长的茅阿银深谙镇海许多贫苦群众的困难和需求。于是,在1997年,茅阿银和几个爱心人士凑到了一起,成立镇海区慈善会,在政府补助过程中起到拾遗补缺作用,专门管起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

慈善事业刚萌芽,并不像茅阿银想象中发展得那么顺利。第一年慈善会募捐到的资金还不足10万元。不过,虽说是“小打小闹”式的临时补助,却也感动了不少社会人士,并得到了市级政府的重视,第二年募捐资金就达40万元。

2002—2005年是镇海慈善事业的发展阶段,慈善会救助方式也从临时补助转变为固定补助、重点补助。助学、助医、助困、复明……随着协会慢慢壮大,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

头戴一顶草帽、脚蹬一辆自行车,茅阿银和同事常常穿梭在镇海大大小小村庄的弄堂里一户户走访。去的次数多了,所到之处总会有村民朝着他们喊“这俩人是做好事的”,还为他们热心带路。十多年过去了,茅阿银至今还忘不了刚踏入汶溪一户贫困农家时的场景。“用满目疮痍来形容那户人家绝对不夸张,门、墙没有一处是完整的,进屋只能钻洞。房间内随处摆放的8个破旧水桶,家中主人告诉我水桶是下雨天接漏水的。”茅阿银叹了口气说,正值午饭时间,他们的餐桌上只有咸菜和酱萝卜。

通过不断调查走访,茅阿银发现还有不少住着危房的贫困户,于是他带领协会发起“安居工程”,修缮、重建了一批批危房、倒房。

一桩桩、一件件慈善“小事”,都被人们记在心里,口口相传,随之而来的是数额越来越大的社会善款。据茅阿银回忆,该阶段慈善会募集的善款从平均每年100万元增长到300万元,捐款人数从2.5万人增长到4万人。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2006—2010年镇海的慈善事业发展越发成熟。“如今,我们不再是单方面的‘输血’救助,而是创新为‘造血’救助。发挥他们劳动技能,经商或是种地,总之让他们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经济来源,能够脱贫致富。”茅阿银说。

2011年,茅阿银被查出患有结肠癌,但病魔并没消磨他坚持慈善事业的初心,反倒让他关注到了又一个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癌症患者。“我经历过手术后无所适从的日子,也见过太多癌症患者背负上沉重的精神包袱。”茅阿银回忆起建立民间癌症康复组织的初衷。

2012年9月,区癌症康复协会建立,茅阿银跟“癌”打上了交道,他的退休生活再也闲不下来了。一方面,他将协会的办公场所设立在区内的专业诊疗医院,方便及时关怀病患并且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他组织“癌友”开展交流学习、运动、文艺娱乐等,从心态上真正改变患者。此外,他还发动康复会员组建抗癌协会志愿者(义工)服务队伍,为其他会员及社会困难群体服务。

慈善不仅仅是付出,更是一个源源不断循环的过程。茅阿银说,许多受助群体在几年后又会通过各种方式回馈这份爱心。在慈善这条道路上,他会一直走下去,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