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菁菁:城乡医疗全覆盖替代“赤脚医生”
字号:

图为吴菁菁近照。

1949年10月,历史的画面定格在北京天安门。那一年,远在镇海骆驼街道尚志村的吴菁菁,正是在这一年呱呱坠地。她拥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共和国同龄人”。

在吴菁菁的记忆中,1949年前后的情景只是常常听家中老人闲聊时提起。解放前,她家人从上海逃难至乡下,一家人在骆驼尚志村落脚定居并成家立业。在家中排行老三的吴菁菁成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镇海人,并一直都未曾离开这片热土。

小学六年级刚毕业,吴菁菁便停止了学业,帮家里干起农活。由于妹妹患有支气管炎,村里又没有专业的卫生员,每次都要跑到团桥卫生所。“菁菁,我看你闲在家,要不就做村里的卫生员吧。”正是因为这样一句指点,加上村里正在培养卫生员。1965年,16岁的她踏上了“赤脚医生”的道路。

打预防针、送药、接生、治疗发烧感冒……在当年那个普遍贫穷的年代,吴菁菁凭借着简陋的医药设施,怀揣着医者的热情,独自一人担负起整个村庄八九百人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无论是吃饭或是睡觉、刮风还是下雨,她几乎随叫随到,提供24小时服务。直到今天,“千家万户留脚印,药箱伴着泥土香”,仍然是那个时代的农民对“赤脚医生”最温暖的记忆。

有一件事让吴菁菁记忆深刻。有一天傍晚,她正在家中吃晚饭。“菁菁阿姨,你快帮我们去看看吧,有孕妇要生了。”她听闻消息后立即动身,撇下了正在吃饭的家人,带着医药箱赶赴患者家中。“孕妇患有产前子痫,手足抽搐、嘴唇发白,情况危急。”吴菁菁说,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叫了几个热心肠的村民,靠着一张藤椅、几双脚力将孕妇抬到6里地外的大医院。幸好抢救及时,母子平安。

经过几个小时的奔波忙碌,吴菁菁回到家中早就饭菜冰凉。为此,家人常常抱怨她为了工作连饭都不好好吃上一口。

当年“赤脚医生”的生活、工作都在农村,他们从“半农半医”的时代中走来。1966年,吴菁菁去骆驼桥医院“深造”,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念书,两年半后她又回到村里继续为村民服务。1970,在群众自愿互助的基础上,村里成立了合作医疗,保障了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也缓解了农民就医的经济压力。

渐渐的,“赤脚医生”这一称呼已成为历史,但他们的形态和职责从未消亡,他们以乡村医生的身份继续在村中悬壶济世。已是古稀之年的吴菁菁,家中依旧高高地悬挂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0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先的看病远、看病难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城乡,让人们看病不再愁。如今村民看病可以选择乡村医生,可以到卫生院,如果病情较重也可以选择大型医院。”吴菁菁说,总之就医便捷了,患者也有了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