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棠:喜看村庄草房变城市高楼
字号:

图为徐元棠按下手印,承诺参与垃圾分类。 

在蛟川街道俞范社区“夕阳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中,有这么一批“退而不休、老而不歇”的人,他们为党的事业奉献了青春,到了晚年却更红更专,成了社区建设的智囊团。而在这群老党员中,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徐元棠,他可不只是“智囊”这么简单。

徐元棠,祖籍慈溪,1946出生于镇海棉丰村,今年73岁。他于1978年担任棉丰村会计,后又陆续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002年调任俞范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2009年退休。生于解放前的他,亲眼见证了棉丰村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片欣欣向荣,也历经了三年困难时期等岁月,更看过了改革开放下如沐春风的“万物复苏”。他是棉丰村草房改平房,平房起高楼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也是俞范社区的建设者,我区“村改居”工作的急先锋。

“解放初期棉丰村是一个外来人口聚居地,有慈溪来的、有余姚来的,还有北仑来的,我的父母是最早一批迁来此地的村民之一。作为开拓者,他们努力拼搏,却鲜有能满足温饱者。”徐元棠回忆,儿时的自己跟着父母住的是草房,吃过树皮和草根。

第一次变革发生在1962年,国家调整了农村经济政策,即“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农民开展了“包产到户”运动。徐元棠说:“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全村2000多亩土地开始迎来了蚕豆等作物的大丰收,自留地里种植的大头菜等蔬菜,在自由市场买卖大受欢迎,村里首次有草房翻新成了小平房。”

上世纪60年代末的“填海造田”运动,为棉丰村新增了500余亩土地,也为后来的二次变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是徐元棠当上村会计的第三个年头。全国范围内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正如火如荼。棉丰村不甘落后,利用全村2800余亩的土地资源优势,开始了大范围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高自由度的种植加上连年的好天气带来大丰收,棉花产量逐年上升,1983年达到每亩200斤的产量,收购价高达每斤2元。”徐元棠说,当时靠劳动赚下第一桶金的家庭,纷纷开始告别破旧的小平房,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

1988年,徐元棠就任棉丰村党支部副书记。此后的十余年间,棉丰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乘着改革开放的大船顺风前行。

第三次变革则从新世纪之初持续至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昔日住在农村低矮平房、破旧楼房里的农民,陆续搬进了整洁、宽敞的新楼房,告别传统乡村生活,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现代生活。

2002年,蛟川街道计划在北片成立俞范社区,组织将徐元棠调任俞范社区党支部书记。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使村民无法很好地适应城市节奏。怎么样才能聚拢人心,尽早地让社区居民融入新的工作与生活,成了徐元棠思考的问题。

“精神融入是良好的开端,文化生活上有所归附才能凝心聚力。”刚接手的新社区连带徐元棠自己总共只有三位工作人员,但他大胆改革、不惧困难,为居民全力营造良好文化环境。硬是靠着他们三个人的力量先后建了书画联谊会、星苑艺术团等文艺团体,吸收了区域内几乎所有多才多艺的教师、文艺爱好者,不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如今,“党员之志,在于不休”是徐元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和蔼可亲、性格内敛的他曾亲手建起俞范社区的“一砖一瓦”,这份无法割舍的情感使他忘却世间还有“功成身退”这个说法。用他的话说“身体老了,脑子还活络,哪怕帮忙出出主意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