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高:30年扶贫期待功德圆满
字号:

图为陈伟高与普安学生在一起。

陈伟高生于1947年11月,说起来他的年纪比共和国还大了两岁。

“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陈伟高说,自己的童年经历过炮火的震荡。1949年5月镇海解放,为了躲避轰炸,爷爷带着幼小的陈伟高逃至陈山下村(现北仑小港街道)避难,直至1950年5月舟山解放。1964年12月,陈伟高应征入伍,参加了援越抗美战争,经历战火的洗礼,战争的残酷深深触动了他的心。陈伟高明白,共和国走过风风雨雨70年,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陈伟高之后三十多年的扶贫工作与这段经历是分不开的。按他的话说:“扶贫是一项长远、意义重大的工作,拥有安逸生活的我们是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1988年,镇海响应“强村富民”号召,时任区交通局副局长的陈伟高承担局里扶贫事项,由此拉开了他的扶贫序幕。从1989年第一次为河头乡(现九龙湖镇)修路捐款到1994年赴四川李渡镇参加三峡移民扶贫工作,为三峡工程捐款。陈伟高的爱心走出镇海,遍布川、黔、鄂、渝等地,将温暖播撒到困难群众的心中。

1996年,镇海开始对口帮扶贵州普安县,时任区对口扶贫办主任的陈伟高第一次去普安考察。走进贫困地区的学校,他看到破败的教学楼、用石块堆积的课桌讲台,孩子们衣不蔽体。他被震撼了,心想,孩子是未来,扶贫一定要从教育抓起。于是,陈伟高决定改变普安贫困地区的教育面貌。扶贫助学开展10年后,一座座带着镇海标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普安县中小学消灭了D级危房,课桌达标率百分之百,学校教育仪器均通过“普实”验收标准。

建学校、办医院,陈伟高还将镇海先进的农业项目引进普安,除了在普安乌蒙山打造盘江乌骨鸡孵化基地外,还在苗族村寨王家寨搞起实验型新农村建设,打通入村道路,修建排水沟,造起供学习休闲娱乐用的综合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了黔西南州颇有名气的新农村样板。

2008年,退休后的陈伟高依然心系普安,发起了名为“书知天下·镇海人”的捐书活动。该活动开展已有11年,共有1000多人次认捐,金额累计50多万元,赠送书籍2.6万余册,普安县67所学校、2.6万余名学生受惠。

去年11月,在陈伟高的牵线下,普安县辣子树小学三年级与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3(2)班结对,该班每个学生为辣子树的学生写了一封信,送上一本心爱的图书。今年3月,普安县辣子树小学校长匡维林来到镇海看望应行久的孩子们。至此,镇海—普安两地孩子们的情谊更加深厚。

近日,得知自己被评为“2018年度最美宁波人”,陈伟高显得很从容。他说,与共和国一同走过的岁月给予了自己一份沉淀淀的踏实。未来,他还会把“书知天下·镇海人”这项活动继续做下去,希望普安所有学校都能收到爱心书籍。另外,举办扶贫30年照片展也在计划之中。“我的力量是微小的,可我希望我所做的能够影响一部分人,让他们也参与其中,期待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努力与支持下,普安等贫困地区能脱贫致富,我也算功德圆满了。”他满怀憧憬地说。

陈伟高,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扶贫达人,正以一份责任与担当,让自己的生命折射出熠熠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