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奉化过大年:吃山粉饺子、看布龙表演
字号:

图为马夹岙女子舞龙队显英姿。

图为正月初一家宴上的山粉饺。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逢年过节的娱乐消遣活动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也有人抱怨年俗越来越少、“年味”越来越淡。但在奉化,许多特殊的年俗幸运地得以保存至今,正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值此新春佳节,不妨跟着笔者一探究竟。

  山粉饺:另一种年味

  有一句话叫:北方人吃饺子庆祝所有节日。对于北方人来说,饺子既是小吃,又是年节食物,除夕要吃,春节要吃,冬至要吃,立秋立冬也要吃。而在南方的大多数地区,饺子同节日仪式感无关。不会剁馅擀皮包饺子的家庭比比皆是,许多人对饺子的记忆,都来自超市里论袋购买的速冻水饺。

  不过在奉化,有另一种饺子承载着年节的味觉记忆,这就是山粉饺。山粉饺,顾名思义,是用“山粉”做的饺子。山粉即红薯淀粉,将其碾碎用来和面做饺子皮,听来与普通饺子(在奉化当地称为“麦粉饺”)差异不大,操作起来却迥然不同。首先,山粉需要用热水和面,和好的面团用毛巾等盖好,减少热量散发。其次,山粉饺的饺子皮不用擀,而是直接将剂子搓圆后均匀捏扁,边捏皮边包馅,因为山粉和的面冷却后会变硬发脆,失去黏性。除此之外,山粉饺的形状一般为三角形,而不是普通饺子的半月形,馅料花样不多,一般为纯肉馅。

  山粉饺包好后待其自然冷却即可存放,吃的时候一般和青菜、蛋饺、山粉面(红薯淀粉做的粉丝)等放在骨头汤里一起煮熟食用。煮熟后的山粉饺皮是半透明的,吸饱了骨头汤的鲜与香,入口细腻,口感软韧弹滑。当地人在过年时最喜用山粉饺子待客,因为这是最乡土最亲切的味道。

  舞布龙:消亡与传承

  1月28日,2019年“奉化布龙走乡串村闹新春”活动的启动仪式在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举行。大鼓吹打、大头娃娃、跑马灯、舞狮队,还有九条精致又华丽的布龙,赢得观众喝彩路人驻足,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本就是当地的传统呢?

  奉化布龙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元代诗人戴表元诗中的“西村送龙归,东村请龙出;西村雨绵绵,东村犹日出”描写的便是奉化当地请龙求雨的风俗。直到上世纪中期以前,奉化境内还有许多活跃的舞龙队,村中老人聊天时,也时常提到许多曾经的舞龙好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奉化布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近年当地政府提出了“发展布龙文化产业、打造龙舞传承基地”的新思路,方令古老的布龙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年是“奉化布龙走乡串村闹新春”活动举办的第三年,本次共安排16条布龙到62个村庄与社区,为百姓带来新年的祝福与问候。“我大概有三十多年没有看到过布龙了,没想到现在还有。”在2月1日莼湖镇洪溪村的布龙表演上,闻讯赶来的胡女士感慨地对记者说,“而且这次来表演的舞龙队员还有女的,倒是很新鲜。”

  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形变龙不停,龙走套路生。布龙舞至精彩处,响起阵阵叫好声,可知传统的魅力不曾远去,年俗年味也从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