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
字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离家到镇海上高中。有一年6月,学期的最后一天,我跟同学红霞一起搭渡船再转公交回大碶的家。但那天运气不是很好,我们赶到渡口的时候,一班渡船已经吐着白烟“突突突”往甬江对岸驶去了。等我们乘下一班船渡过江,跑到江南的红联车站,最后一班开往大碶的公交车也已经走远了。虽然还没到点,但载客量过了饱和度,车子提前开走是很正常的事,这让我俩很是沮丧。

回学校不可能,再回城关到镇海的亲戚家去蹭一晚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红霞说,只能明天走了,她准备去她姑姑家住一晚。或许是心疼那几毛钱的渡船费,或是归心似箭,我说,我们走回家吧!红霞犹豫着没有同意。期末了,带了一大摞换洗的衣物,书,本子,沉甸甸的,确实是一个大“包袱”。

镇海跟我家大碶有将近十八九公里的路程,从小港、林唐,到高塘,中间还要翻越青峙岭。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公路都是石子路,车子一启动,一路尘土飞扬,坐在车内能看到灰尘在车厢里跳舞,能闻到尘土的气息,一趟下来,身上、座椅上一层土,粘了灰的头发摸上去硬梆梆的。而且,公交的班次也少得可怜,买票要挤,上车要挤,在车上更是挤得像“别柴爿”,一般都要使劲把堵在门口的人往里挤推才能关上车门,但公交似乎是当时回家的唯一途径。

走着回家是我高中时代无奈的“壮举”,等我走出一段路回过头来,看到跟上来的红霞,内心一阵激动。我们一路到了小港,当时的小港刚开始经济开发区建设,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工地,搞基建运输的各种车辆来来往往,刚好有一辆装运石子的拖拉机准备歇工回家,司机愿意搭载我们一段。于是,我们跳上不停颠簸似乎随时要把我们从车斗抛出去的手扶拖拉机,战战兢兢翻过了青峙岭。事后,连男同学们都未曾尝试过的举动,让我们很是自豪了一番,虽然灰头土脸摸黑回家,父母的责备、脚上的水泡和肩上书包肩带勒出的血痕都是代价。

无论回家的路多么的难走,每一次回家有多么的不便,回家是永远无法磨灭的情结。在镇海生活工作三十多年,一边是自己的小家,一边是老家的父母,此生注定在甬江两岸奔走,而回家的路一直牵着难以割舍的两头。

“呜……”又一班渡船开了,伴着马达的声音,轮渡在夕阳映照的甬江上犁出斑斓的纹路。记不清,自己已经多久没有乘渡船了。上船前投币、刷卡的日子都未曾经历,现在的渡口已进入刷二维码的时代了。不乘渡船,回家仍在继续,回家的路并没有停歇过,只是,乘渡船过江回家已慢慢淡出了我的生活、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了。

1995年10月8日,甬江隧道建成通车,改变了此前车辆只能靠摆渡过江的状况。2001年5月8日,招宝山大桥竣工,一桥飞架甬江入海口的金鸡山与招宝山,南北变通途,镇海与北仑之间又多了一条纽带。那些年,我们有了自己的摩托车,有了自己的私家车,可以穿过甬江隧道经通途路回家,通途路宽敞、平整,不再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回家一路通达,更加风雨无阻。

公共交通也不断跟进,397路连接贵驷到北仑客运站,778路公交从招宝山到北仑公交长江路站,两条跨区域的公交线路连通着镇海和北仑,使两地间的来往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舒适的乘车环境、优惠换乘的惠民举措,使公交出行再次成为我们往返两地的选择。

时代变迁,无法阻挡,道路及交通工具的不断完善与改进紧跟时代足迹,一步一步印烙在我的回家之路上。

不久的将来,地铁线路将洞穿甬江,在镇海与北仑之间再建一道新的通途。回家的路搭上了地铁,必将风驰电掣!

(王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