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皮火车到“贴地飞”
字号:

第一次亲眼看到火车是1987年8月。那年,我考上了一所远在甘肃兰州的中专。收到入学通知书不久,潜伏已久的神经衰弱爆发了。在母亲的陪同下,我去杭州一家中医院看病。当天赶到医院,发现那位名医要三天后才坐诊。于是,母亲把我领到她的一个阿姨家(我叫她“杭州外婆”),让我住下等待几天,母亲自己乘坐长途车返回老家。

等待的日子无聊又漫长。这天早晨,我向“杭州外婆”打了一个招呼,独自一人去附近的杭州火车站闲逛。过去,我在电影里看到过火车,比如《火车司机的儿子》《铁道游击队》等,也读过一点外国小说,比如《火车与城市》《东方快车谋杀案》等。火车给我的印象终究是平面的、苍白的、模糊的。此次来到省城杭州,我想要亲睹火车的“尊容”。

我伫立在一个铁路道口,等待火车出现。火车就像曹操一样,说到就到。“行人车辆请注意,火车来了,请不要抢道,抢道危险……”道口的扬声器里传来提示声,黑白相间的栏杆缓缓放下。接着,耳边响起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一列绿色的车厢上挂着“上海—重庆”牌子的火车“嘁咔嘁咔”地从道口穿过,整块大地都在颤抖似的。一节节车厢从路旁等候的行人车辆面前晃过,火车内一张张疲惫的脸在高速的行进中变形、重叠。火车驰过后,栏杆升起,行人车辆杂沓地穿过道口。站在道口的我分明闻到一股浓郁的铁腥味,眺望刚刚驰过的火车,渐渐地,渐渐地,在远处房舍树木之间的掩映中成了一个小黑点。

到了9月下旬,我第一次乘火车出远门。我清晰地记得,那个中午,我在大姐夫的陪同下,提着沉重的行李缩头缩脑地踱进上海站。当年的上海站逼仄又土气,凳子好像是长条木钉成的,乘客进站的门前挂着一块黑板,上书粉笔字“52次火车,上海至乌鲁木齐,12:19发车”。大姐夫手里攥着一张月台票,送我进站。我坐稳后片刻,火车慢慢移动,站在月台上的大姐夫缓缓地向后面退去。我伸出手去和大姐夫挥手告别。

一路上,52次火车停靠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等站。记得徐州是一个大站,南来北往的火车在此交会,在此加水,在此加煤,在此调头。52次火车在徐州站停靠的时间较长,乘客们纷纷下车散步、购物、抽烟,我则站在月台上观察火车。当时,蒸汽机车头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车头启动时,浓烟滚滚,火星四溅,那水蒸气像巨大的手帕飘荡着,被风撕碎,形成无数的小手帕。

八千里路云和月。52次火车经过35小时的颠簸,终于把我送到高原古城兰州。下车正是凌晨,我住进一家旅馆,躺在房间里,感到屋顶在旋转,耳边仍然是火车的轰鸣声。难以想象,那些坐硬座到乌鲁木齐、途中花费78小时的乘客是何等的疲惫?

负笈兰州两年,坐过6次长途火车。乘坐上海至西宁的火车抵达兰州需耗时40小时。1988年春节,我们几名浙江校友乘坐兰州至浦口(南京西)的火车,中途在蚌埠换车,搭上北京至杭州的火车。这辆火车过道上全是黑压压的人,厕所里都窝着人。我在过道上直挺挺地站了9个钟头,到杭州下车时,我的两只脚都肿了。这是我最艰难的一次乘车经历。

参加工作后,常往返于老家与宁波之间,通常是这样的换乘方式:从宁波坐火车到杭州,再坐汽车到老家。当年,从宁波到杭州乘坐火车耗时至少4小时,从杭州到老家坐汽车至少需要2小时,也就是去一次老家路上消耗时间是两天整。工作期间,我曾经去东北出差几次,取道杭州乘坐杭州到沈阳北的特快火车,买的是硬卧票,路上耗时40小时左右。2001年,宁波与老家之间开通了高速直达班车。从此以后,我一直乘坐这些班车往返于宁波与老家之间。火车渐渐淡出我的视线。

也不知道中国大地上头一辆高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前年十月,我与暌违已久的火车再度重逢。那天,我搭乘在杭工作的外甥便车到达杭州,外甥用手机给我买了一张去宁波的高铁票。我准点走进检票口的闸机后,信步走向站台。少顷,传说中的高铁驰进了我的视线。进车厢后,我很快找到座位。高铁那种速度真的是快!我试图数一下铁路边的电杆木数目,可是怎么也来不及数。前排的一个小伙子也许是出于好玩,摸出一枚一元硬币将它直立在桌面上,竟不见硬币倒下,足见火车行进之平稳。抬眼望去,车厢里的旅客姿态各异,有的闲聊,有的玩电脑,有的玩手机,有的玩牌,每个人都是神闲气定。我清楚地记得那次从杭州东站到宁波仅用59分钟。相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乘车经历,简直是天上人间啊!

早在2014年我就知道,杭州至黄山的高铁开始建设。那时,我向老家人放言:“四年之后,我乘坐高铁回老家!”自从道出那句“宣言”后,我一直企盼着这一天的到来。盼星星,盼月亮,杭黄高铁终于来了!今年春节,我乘坐高铁回家,从宁波到杭州东花费1小时,下车后直接从站台踅进候车厅。未几,坐上开往桐庐方向的高铁。这一趟,从杭州东站到桐庐仅35分钟!

今年4月,宁波到黄山的高铁也开通了,回老家都不用去杭州转车,多么惬意!沿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我演绎出一首拙诗《早发宁波城》:朝辞宁波姚江边,千里富春一日还。两岸鸟声啼不住,飞车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