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票证见证新中国成立初期岁月
字号:

图为朱文鹤翻看藏品。

票证老物件等是某一历史时期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在蛟川街道五里牌社区朱文鹤老人家里,记者见到了一些上世纪50年代的老物件,这些实物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岁月。

朱文鹤今年73岁,退休前是名医生,爱好收藏。走进他的家中,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老物件,其中最宝贵的当数一些旧报纸,很多是他母亲留下的申报。譬如民国时期的老报纸,竖式排版,内容充实,有订婚启事,社会新闻,还有大版面的广告。“上海博物馆工作人员找到我,不少报纸都被收藏到了上海博物馆。”朱文鹤说。

除了报纸,朱文鹤还从书架上拿出一些老票证,他说,这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些老物件。“这张是1951年的税票,那时农民按土地面积交税,税又折换成粮谷,家里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粮谷。”朱文鹤说。

在朱文鹤的收藏夹里,还有土地证,上世纪50年代的土地证上不仅详细记录了土地面积,还附有一张详细的方位图。“这是张保险单,那时候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朱文鹤介绍。

说起扫盲证,很多人可能有些陌生,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有物件,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化的人少之又少,为了普及全民文化,所以大家都上扫盲班。朱文鹤说:“每个村都会有扫盲班,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人经过扫盲后会认字写字,就是扫盲成功了。”

在朱文鹤的史料相册里,记者看到了一张特殊的照片,这是一张镇海“三北码头”的照片,这张照片背后有一段镇海的解放历史。朱文鹤的父亲生前在洋船上工作,是船上的领航员,“据母亲回忆,镇海解放那天下着大暴雨,父亲被临时叫去发船,当时船上来了一大波国民党士兵,他们背着粮食和武器上船逃离大陆,而父亲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去了台湾。”说起这段往事,朱文鹤满含泪水,因为就这样,父亲从此与妻儿两岸相望。

朱文鹤说,这些东西他会好好保存,并会传给下一代,老物件见证着一个年代,是很好的史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