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造血型”慈善基地实现精准扶贫
字号:

  记者从区慈善总会获悉,截至上月底,全区共建立10个各具特色的慈善扶贫基地,辐射带动辖区内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共计发放帮扶资金92万元,惠及贫困群体185人次,帮助20户困难家庭脱贫,走上“造血型”脱贫致富之路,实现了慈善精准扶贫“授人以渔”。

  近年来,区慈善总会在全市率先实现镇(街道)慈善扶贫基地全覆盖基础上,大力推进慈善扶贫基地走升级转型道路,实现基地经济效益与慈善帮扶效果的“双优化”。目前,我区扶贫基地已涵盖了种植业、手工业、工疗业等众多业态。

  结实的钢筋大棚,智能化的喷滴管系统,硕果累累的瓜果,这是记者在庄市街道繁荣蔬果慈善扶贫基地看到的景象。

  “先富的人不能忘记身边还有贫困家庭,要竭尽全力帮助他们。”作为最早一批加入慈善扶贫队伍的基地负责人郑荣希这样说。

  依托万市徐村村内原有的瓜果蔬菜示范试验场的相关服务平台,繁荣基地辐射带动万市徐村全村20余户困难家庭发展蔬果种植,目前种植规模达2700余亩。

  “每年,我们和街道慈善分会都会给基地一笔扶助资金。”区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说,在保证公开透明的情况下,确保这笔资金运用到扶贫项目上。

  “我们向辖区周边贫困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农药等种植产销一体化帮扶。”郑荣希说,现在基地里的帮扶对象每年户均增收7000余元,产业扶贫社会效果显著。

  在镇海,除了有不少农业扶贫基地,还有以手工加工为主的慈善扶贫基地。招宝山街道西门社区慈善扶贫基地就是这样一个整合社区爱心再就业创业基地。

  “通过建起企业和就业困难人员互惠互利的有效平台,建立奖励扶持机制,重点向困难家庭倾斜,让更多困难居民捧上‘饭碗’。”据西门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既调动困难家庭参与家门口就业的积极性,又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走出生活困境。

  据介绍,该基地按照帮扶对象手工加工计件月工资10%的比例,以绩效奖金的形式发放给帮扶对象,与定额补助相比,以奖金的形式,更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目前,在西门社区慈善扶贫基地签订协议的帮扶家庭累计达到50多户,人员月收入达到800—1800元左右,为困难家庭提供了明显的再就业保障。

  “慈善扶贫基地项目旨在推动慈善救助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区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慈善扶贫基地项目已经从区内“输血”转向了区外。

  区慈善总会呼吁,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慈善扶贫基地队伍中来。区慈善总会也将根据实际需求推出更多的公益服务项目,为全区的困难家庭提供更多增加收入的机会,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