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镇海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字号:

(摘 要)

镇海区发展和改革局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018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960亿元,同比增长3%(区属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

——财政总收入126.24亿元,同比增长1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58亿元,同比增长11.5%;

——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648亿元,同比增长3.5%;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交通投资、民间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3%、43.7%、25.2%和6.8%;

——省市县长项目工程落地率50%;

——预计区属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强度3.45%;

——预计商品销售额1450亿元,同比增长20%;

——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

——预计出口额231亿元,同比增长4.5%;

——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

——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8%;

——城镇登记失业率1.96%。

——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

201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工业转型扎实推进。推进智能化改造“511”工程,确定192个技改项目、63个自动化(智能化)项目和4个数字化车间项目,新培育5家本土智能制造服务公司。落实上云企业1100家,培育2家省级上云标杆企业。发布“浙江制造”标准8项,新增“品字标”企业3家。加强企业帮扶,搭建8718企服平台。

服务业发展量质齐升。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50亿元,同比增长7.8%。全区15家新三板上市企业中服务业企业占60%。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预计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额7亿美元,同比增长239.8%。预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5%。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筛选出重点农业产业扶持项目34个,撬动社会资金近5000万元。新增家庭农场7家,累计培育发展121家,年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在全国首创农房新建“保险+服务”模式。

(二)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打好蓝天保卫战。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气环境优良率87.1%,较去年上升5.6个百分点。

打好碧水保卫战。在全市率先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全面开展工业园区企业雨污分流、老小区雨污分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八大工程建设。累计完成电镀线整治256条。

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阿克苏过氧化物退役场地的土壤修复,完成大地三期100吨/日危废焚烧项目等固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废弃矿山综合整治利用。

(三)项目攻坚成效明显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5%,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9.8%,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7%。投资结构调整优化。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2018年安排区级重点项目89个,总投资1563亿元,竣工清理项目115个。镇海电厂迁建、宁波启迪科技园一期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炼化林德合资空分、岚山光伏太阳能、德欣环保着色剂等项目顺利投产。

城乡统筹取得进展。招宝山大桥连接线及定海路改建工程通车,宁镇路改造一期主线通车。全区征迁完成35.8万平方米,完成清零地块30个。

(四)改革创新持续深入

重点改革稳步推进。大力攻坚22项重点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覆盖率达100%。在全省首创项目审批“段长制”,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目标。在全市首发全程电子化“零跑动”电子营业执照。设立全市第一支人才天使投资基金。

创新动能加速集聚。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正式揭牌、西电研究生院明确落户镇海。引进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哈工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创业创新载体。5个“国千”项目、8个“省千”项目入围答辩,13个个人及团队项目入选“市3315”等市级人才计划。

开放格局持续扩大。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31家,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同比增长8%。

(五)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民生保障显著增强。教育、社保等民生类支出66亿元,同比增长15.9%。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64%和99.62%。新三宝服务社“爱心车轮食堂”被新闻联播点赞。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庄市中心学校迁建、区中心学校新城校区(暂名)等项目建设加快,立人中学、炼化小学等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全区创建为“浙江省示范学习型城市”。推进智慧健康体系建设,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去胶片化”的区县。扶贫协作有序推进。

社会管理不断加强。获评全国法治区创建先进单位和全省首批无信访积案区,成功创建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在全市率先实现省级放心农贸市场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城镇整治100%达标。

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商品销售额增长20%;

——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以上;

——出口额增长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三、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聚焦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层级。

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170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40家工业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4家企业数字化车间。加强区“三领”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安排20家重点用能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小微园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南高科镇海智造谷和镇海高端新材料产业园(摩士地块)等工程,推动小微企业入园。

提升三产支撑能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年攀高计划,打造智能化港航物流及大宗商品贸易产业集聚区块、绿色石化服务业集聚区块、科技信息和研发设计产业集聚区块、新城高端商务商贸集聚区块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块。推动消费升级。启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发展绿色都市农业。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九龙湖特色农业强镇,建设骆驼清水湖敬德片区等3个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推进土地长期连片委托流转。推进“机器换人”和“设施换田”工作。

(二)聚焦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开展大气环境治理。实施“散乱污”企业整治提升。推进镇海电厂煤电机组搬迁和清洁化改造。持续落实煤尘、扬尘抑尘措施。实现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开展水环境治理。开展土壤环境治理。

完善环境监管体系。保持“零容忍”的无缝执法模式。全面实施特色小镇、省级开发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的审批制度。对约70家企业核发国家排污许可证。关停金属园区全部金属拆解企业。

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全力冲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完成《自然资源负债表》和《绿色发展报告》的编制,探索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试点。

(三)聚焦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

加强培育创新动能。培育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5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落实研发经费税前抵扣等优惠政策。建设镇海科技市场,组建科技成果拍卖公司。中官路双创大街高标准推进“三谷一区”建设。推进科创平台提质发展,西电研究生分院实现招生。开展“数字镇海”建设。培育省、市、区上云标杆试点企业8-10家。

完善要素服务保障。引进高端创业项目20个以上。引进院士等顶尖人才及团队1个以上,顶尖人才5名以上。落实“凤凰行动”镇海计划,力争1家企业上市,2家企业报会。落实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80条”新政和我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意见》。

(四)聚焦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后劲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安排重点项目100个,计划总投资1850亿元。加快杭甬复线澥浦互通连接线工程等19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度,积极保障国科大材料工程学院等9个重大科研平台,统筹推进蛟川北区棚户区改造二期等19个重大民生保障项目。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做好甬江科创大走廊(镇海段)、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绿色石化产业拓展区、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等重点区块谋划。完善综合交通路网。扎实开展征迁攻坚行动。推进乡村振兴。启动庄市老街开发。开展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围挡提升”“垃圾革命”“厕所改革”等专项整治行动。

提升经济合作水平。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加大对欧美日主要市场与“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的拓展力度。帮助企业参加“一带一路”等境外展会。推进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加强与驻镇大工程单位联动发展。

(五)聚焦共建共享,发展社会事业。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推进户籍人口参保扩面工作。推进建设施工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做好社保征缴职能划转工作。启动第三代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试点工作。推进居家养老,完善社会救助新机制。办好缓解停车难行动等民生实事项目。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学校项目建设。加快小区配套幼儿园项目建设。全力创建浙江省体育“四提升四覆盖”区和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区,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健康镇海建设,落实职业卫生监管。推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加快文艺精品创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平安镇海”“法治镇海”建设。全力打好扫黑除恶攻坚战。推进公共法律援助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和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探索“城市管理网格+社区单元网格”的城市治理模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