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带你了解制作老底子民俗——跑马灯
字号:

跑马灯表演。(资料照片)

  “正月里来正闹猛,鞭炮齐鸣锣鼓响。男女老少都呀来到,走起马灯拜四方。哎个楞登哟嘞,走起马灯拜四方。”唱起马灯调,老镇海人肯定会第一时间想起“跑马灯”,以前的春节,娱乐节目很少,于是自编自导、极具地方乡土特色的“跑马灯”风靡一时。

  骆驼街道居民陈道坤今年77岁,老家在九龙湖镇中心村。他儿时接触过村里的马灯队伍,印象深刻,古稀之年的他讲述着这个记忆中的老底子民俗,希望人们记住它。

  表演人员分工明确

  “我们小时候可没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农民们每天都忙着干活,想着填饱肚子,没有那么多文化活动。不过春节期间正值农闲时节,农民们会趁机歇一歇,乐一乐,于是便产生各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文艺表现形式。”陈道坤向记者介绍了旧时比较流行的文艺表演:舞龙、跑龙舟、跑马灯、大头和尚、唱杨柳青等,农民们自编自导、沿街走镇、从正月初一直闹到正月十八落灯节。“印象最深的是跑马灯了,我们小孩子一路跟着队伍闹着、看着,好不热闹。”他说。

  接着,陈道坤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跑马灯的样式、人员组成和分工,并不时演示给记者看。

  跑马灯有一组四只或者六只小马灯,小马灯是用毛竹篾青拗出来的一只小竹马,可以活动,马身可让小马童骑在胯下,小演员骑着竹马,拎着马头,可走路,可跑步,做各种表演。小竹马外面是用白色和彩色韧皮纸糊成,通常委托当地纸制品店师傅在年前一个月做好。

  一组跑马灯组成人员包括四个或六个小马童,要相貌清秀、身材好、灵敏活泼,小男孩年龄10-14岁,太小,长路走不动,太大,骑小竹马难看。“我自己第一次做小马童的时候10岁,当时觉得很好玩,吵着闹着一定要当小马童。”回忆起儿时的任性,陈道坤笑了。

  此外还要一个马夫,年龄在17到20岁左右,要会做些体操杂技动作。”陈道坤介绍,另外还有乐队,包括一个敲鼓手,一个敲锣手,一个敲钹手;再就是两个会唱马灯调的歌手,此两人是马灯调的核心。之所以要两人唱,是因为一人嗓子吃不消时,两人可以轮换。两人中一人是带班,要有点文化,而且思路敏捷,嗓子好,口才好,善于交际,往往能即兴演出。唱者手拿高戟,一条约两米多高锄头柄粗一样的圆木棒,上面做得跟方天画戟差不多,棒顶有雪亮的钢矛,矛下面挂着一面锦旗,上绣着“某某村马灯”。 最后还需一两个身强力壮的后生做挑夫。

  “跑马灯表演完后,能领赏钱。在农村,大家打赏的往往是年糕或者大米。我记得我参加的一次,赏赐有年糕大米两大担。”对于表演后的“薪酬”,陈道坤记忆犹新。最高兴的是受大户人家邀请去表演,可以得到更多的赏赐,而且都是现钞、铜板甚至银元。记得一次去桕墅方表演,一位老板当场拿出三块大洋作赏钱,笑得大家合不拢嘴,带班打躬作揖连声称赞“方老板真大气,恭喜今年更加发大财”。那场景,虽时隔多年,陈道坤依然印象深刻。

跑马灯表演。(资料照片)

  内容多样唱词通俗

  跑马灯的表演内容花样多。随着锣鼓声起,由小马夫穿着中式短打扣子衣裤,系一根腰巾,头上裹一条毛巾或绸布,手拿一根马鞭,装着牵马姿势,引领四个或六个跨着小竹马男孩进入表演场地,先绕场一圈,四个小马童分立两边,在马夫指挥下,前后左右或S形跑几次,然后马夫表演一到两个节目,如打虎跳,竖蜻蜓,趴一字,或空心翻,爬蝎子等。

  一些体操杂技动作都是马夫单独表演的,锣鼓手不停地敲着,两边小马童则手不停地摇着马头配合,另外需小马童一起表演的是环龙桥,一条特别粗大的长凳倒放,四脚朝天,凳面着地,马夫仰面两手两脚都分别支撑在四只凳脚上,然后弯腰使中间形成一个最大极限空间,小马童就随着锣鼓声一个个钻过去,绕一圈再钻过去,如此反复,几次直至锣鼓停止。

  锣鼓息,表演停,接着就开始唱马灯调,一般马灯队唱小调需两人,陈道坤村里的马灯队两个唱者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头脑灵活,能唱能讲,两人打扮各异,一个穿演出服,一般是白色或红色的缎子衣,下身是灯笼裤,跟马夫差不多,另一个穿长衫。前者以唱为主,后者除了备唱外,主要是指挥队伍,跟所到村庄的族长、房长、大户人家打交道,商定演出节目,讨赏钱。

  跑马调唱腔是浙东民间小调,清唱,不用胡琴配合,每一曲都是四句,头一句都是以“手拿高戟XXX”开始,后三句唱词都是以首句为韵脚,基本上都押韵,但都是以宁波话押韵,听起来像顺口溜,通俗易懂,带有浓郁乡土口味,深受群众喜爱。

  马灯调的唱词大致分为有备和无备两部分,有备的是以唱“三国”“水浒”“西游记”中的人物为主;无备则是两个主唱者即兴表演,即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就唱到哪里,前者比较正规,在大户人家等表演较多,后者则是在普通人家门口或小晒场,看热闹的人越多,即兴唱词越多越快,唱得越有劲。

  陈道坤还将以前的唱词记录了下来,比如唱“三国”:手拿高戟长又长,要唱三国关云长,过五关来斩六将,擂鼓三战斩蔡阳……手握高戟真威风,诸葛孔明显神通,搭起祭台借东风,火烧赤壁满江红……

  无备的即兴表演,唱者在路上、村里或者街上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待马灯表演好后,当即编词唱出,内容大多是正面的。陈道坤说,一次到横溪,他们唱:手拿方戟头上尖,马灯跑到北横溪,横溪阿嫂真客气,下饭冬笋烤咸齑;还有一次在桕墅方唱:手拿方戟荡一荡,马灯来到桕墅方,这位老板真大方,白花花洋钱让我们来领赏。

  生怕记者看不懂,陈道坤还将每句词唱了一遍,朗朗上口的语言,将镇海以前的农家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跑马灯表演。(资料照片)

  跑马灯的兴与衰

  “跑马灯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具体也没记载。据村里的老辈介绍,他们小时候就有了,至于前面他们并不清楚,书上也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我孩童时代,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跑马灯的确非常流行。”陈道坤介绍。

  陈道坤还介绍了当年自己所在村庄马灯队活动范围:西至慈溪老县城,南至洪塘、庄桥,东至骆驼、贵驷、后施、澥浦,北从河头龙山,最远到观海卫一带。“我村马灯队唱得好,跑马灯花样多,马夫功夫又好,所到之处都很受欢迎,有时邻村邻乡还派人来请,正月里每天早出晚归,一天至少要走几十里甚至百余里路,收入蛮多,但人确实很累,一天下来,小马童还要让人背回去。”陈道坤说,马灯队收入分配公平,按三二一比例分,带班、马夫为三,锣鼓手、挑夫为二,小马童为一。

  陈道坤还谈到了跑马灯的衰亡。土改后,村里搞起了互助组,又办起了“夜校”,一些土改队同志还带来了北方农村的娱乐节目,大秧歌,打腰鼓,一时还刮起了秧歌、腰鼓风;随后乡村又相继成立了剧团,一些跑马灯的骨干都参与其中。这样既没有了人才组织,又没有时间排练,一些民间传统文艺节目就逐渐衰落了,大约到1953年以后老家一带已经全部消失了。谈到这里,陈道坤表示有点可惜。

  “哎个楞登哟嘞”,这是现在大家熟知的马灯调,可是陈道坤指出,这并非最初的马灯调,在当年是跑龙舟时候唱的,叫“龙舟调”,真正的“马灯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变革中消失了。

  “我希望老底子的镇海乡土文化能够被重新挖掘出来,重新在镇海的乃至宁波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为此,陈道坤还谈了自己的想法:增加小马童的人数,邀请专业的老师,请诗词作家和文艺爱好者谱唱词,将时代精神和好人好事融入进去,创作更多观赏性强的走马灯节目,让马灯调成为镇海地方文化的瑰宝。

12 > >>